《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白色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今天要介紹的是被徐復觀教授稱為「海峽兩岸第一人」的作家陳映真。陳映真於1968年被捕,曾被關在綠島,他的小說作品明顯表達一些白色恐怖受難故事。

陳映真本名陳永善,1937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竹南郡竹南街,祖籍福建安溪,2016年逝世於北京。他有一位早逝的雙胞胎哥哥叫陳映真,為了紀念他,於是就用陳映真做為筆名,他的作品裡最常出現的筆名就是陳映真,當然,他還有另外的筆名,像是寫評論文章時使用的許南村。他的文字和作品風格,明顯受到社會主義以及中國作家魯迅的影響,也是一直在推動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

1957年陳映真在唸成功高中時,跟同學一起參加因「劉自然事件」而在美國大使館前舉行的抗議活動,之後,與幾位同學組成讀書會,經常聚會讀馬、列共產主義以及魯迅的作品,結果被檢舉,也就是發生在1968年的「民主台灣聯盟案」,總共有36位參與讀書會的年青人被抓,其中包括:李作成、吳耀忠等人。之後我們會再講畫家吳耀忠的故事,他跟陳映真十分要好,吳耀忠住三峽、陳映真住鶯歌,兩人時常一起討論,兩人也都是屬於現實主義風格,關懷社會底層勞動者。由於陳映真也是當時《文學季刊》的編輯委員,因此,也使得其他編輯委員像黃春明、尉天聰等作家受到牽連,還好後來沒事。陳映真被判刑後,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過世才提早獲得釋放,總共被關了七年。

陳映真的作品與思想,在出獄後,還是可以從他的作品以及他所參與的社會運動,流露出非常鮮明的左派、統派思想,希望和中國統一。他曾經在台灣創辦《人間》雜誌,是台灣在解除戒嚴後,以報導文學來關懷台灣社會基層及弱勢族群生活,以影像紀錄與報導成為台灣相當成功的報導文學先驅,也影響了戰後1950-1960年代一些年輕人的思想和社會關懷面向。然而因為虧本,《人間》雜誌也無法支撐下去,但是《人間》雜誌帶起了一些影像與報導文學方面的年輕人,在台灣社會上發揮很大的影響,這一點也是陳映真被人懷念與肯定的所在。

在解除戒嚴前後,陳映真與陳鼓應教授,這些比較左傾的人,曾經與康寧祥等黨外人士有比較密切的合作,推動反國民黨政權的大聯盟,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很明顯地,陳映真與陳鼓應就逐漸與黨外疏遠,主張要站在中國的立場,這種大中國的思想就更加流露出來,也逐漸跟黨外人士有所區隔。後來在1988年與創辦《中華雜誌》的胡秋原成立「中國統一聯盟」,擔任第一屆主席,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

2006年6月,陳映真到中國人民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之後就定居北京。同年9月,陳映真中風在北京住院,那段時間有人開玩笑,陳映真大概是認為台灣的醫生都偏向台獨,所以不太信任他們,才選擇在大陸定居。2010年中國作家協會,決定邀請陳映真加入,並請他擔任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陳映真住院期間幾乎所有醫療費用,都由中國國家單位負擔。

陳映真生前,位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想要收藏他的手稿,但他以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拒絕手稿被「國立」台灣文學館收藏。我現在來分享陳映真很有名,也很能代表他想法、經歷的小說《山路》。小說的內容是描述1950年代嚮往祖國的左統年輕人,女主角蔡千惠的哥哥有兩個好朋友,一位李國坤被槍斃在馬場町,躺臥在血泊中,她很欽佩他,也暗許芳心,另一位戰友黃貞柏則被判無期徒刑,關在綠島,她的二哥背叛了兩位戰友,令蔡千惠覺得很羞愧,為了替哥哥贖罪,她謊稱是李國坤的妻子,在他槍決後,沿著鶯歌山路進去的台車道,走進李家,煮飯、做家事照顧李家一家人,還推台車工作賺錢養家,勞苦工作了三十年,年老成為病弱又沒有求生意志的老婦人,而她從小培養長大的李國坤弟弟,後來成為會計師。蔡千惠後來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在綠島被關超過三十年的政治犯,其中一位叫黃貞柏獲釋出獄,此時,她才突然醒過來。

我引用書中蔡千惠所寫的一段話:「走完那一段小小而又彎曲的山路,我堅決地知道,我要做一個能叫你信賴,能為你和國坤大哥那樣的人,吃盡人間苦難而不悔的妻子。」這是一部很不可思議又傳奇的小說,是否真有此人?我們所知5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和家屬,有相當多是互相扶持、相濡以沫。但是也有曾經擔任過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的作家林瑞明,指稱陳映真的《山路》有許多地方與黑澤明電影類似,有抄襲之嫌。是否如此,我不完全了解,也沒有研究,但我相信在50年代有太多類似的故事,無論如何,小說相當感動人,也能夠讓大家看出陳映真的想法,他關懷弱勢,特別是政治受難者的家庭。所以,我就以這部小說《山路》來介紹他的寫作。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授權轉載

陳映真著作《山路》。   央廣提供

陳映真著作《夜行貨車》,封面為陳映真畫作。   央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