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基督教神學院的井上伊之助,在悲憤中轉化報仇之心為愛心,1906年,他向日本政府申請到台灣在原住民區傳道,未獲准許。轉而以9個月攻讀醫療課程,於1911年來台進行醫療服務。

井上伊之助 因為愛而沒有恨

×××

上帝在編織

—井上伊之助(1882-1966)

 

《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把日治時期(一九三○年)霧社事件的歷史呈現給當代,讓過去的時間在現在的時間凝結,印記在人們心裡。

當年花崗二郎遺孀高彩雲被遣往川中島不久,產下男嬰,失血過多,生命瀕危。有一位日本醫生井上伊之助救了她。

井上伊之助的父親井上彌之助是1906年夏天,死於花蓮太魯閣族人的日本企業賀田組技術人員,因樟腦生產的勞資衝突,日方有32人身亡。消息傳回日本時,就讀基督教神學院的井上伊之助,在悲憤中轉化報仇之心為愛心,1906年,他向日本政府申請到台灣在原住民區傳道,未獲准許。轉而以9個月攻讀醫療課程,於1911年來台進行醫療服務。

1917年,井上伊之助因瘧疾而不得不回到日本,但他再度於1922年來台,展開原住民區域的醫療工作,後來為霧社事件倖存的3百多位原住民的醫療,留下了醫治花崗二郎遺孀的事。這些行跡讓井上伊之助被稱為「原住民醫療服務之父」。

井上伊之助並未獲日本當局准許傳教,但他一面進行醫療,不忘傳送福音。1939年,在台北市郊內湖地區開設診所,後來在松山療養院工作。二戰結束,留在台灣的井上伊之助改名高天命,獲准留在松山療養院服務。但228事件發生後,被迫離開台灣。

1966年,因病去世的井上伊之助,安葬在埼玉縣入間紀念墓園。他的墓碑刻著映照他人生的動人話語。

 

註:「上帝在編織」以日文泰雅族語顯示。

 

書名: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

作者:李敏勇

定價:280元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