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民國新書發表,描述1945年至1949年戰後4年間,中國媒體對台的報導。作者許毓良說,中國當時對台灣好奇,其中上海「旅行雜誌」派人抵台採訪,每期至少一篇。

「台灣在民國」新書發表會、座談會今天下午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作者為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許毓良,他的指導老師、中研院台史所所長許雪姬共襄盛舉。

許毓良在自序中提到,立法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條例中界定的威權時期,是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開始,到1992年11月6日金門、馬祖結束戰地政務為止。因此,「可以清很清楚預料到,該書所討論1945至1949年的歷史絕非過去式,若從以後台灣政壇發展情況來看正是未來式」。

他說,這本書以1945年至1949年戰後4年間,中國的雜誌、期刊對台灣報導為本,來源遍及中國各主要城市,內容可分成政治、社會、經濟及旅遊4大類,從中除了解中國當時對台的觀察與解讀外,甚至對國民黨的施政、引發的二二八事件也有不少詮釋與批判。

他說,很多學者在這塊的研究,多注重於政經方面,而他特地挑選「旅遊」這項看似活潑、卻又重要的議題與讀者分享。

許毓良表示,大多數的中國人當時對台灣這塊小島的故事感到好奇,滿足求知慾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派出特派員採訪。上海「旅行雜誌」創立後多次派記者抵台,1年12期的雜誌中,每一期至少有一篇台灣報導,且多著重於台北市市區旅遊為主。

「我很重視圖像資料的蒐集與整理。」許毓良說,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照片的來源並不多,直到他在中國看到「旅行雜誌」時,才發現原來台灣的舊照片這麼多。

他說,「旅行雜誌」自1945年5月至1950年3月出刊的5年期間,共有4次台灣景點成為封面故事,也點出台灣在日治時期被選定的「八景十二勝」,在當時以政治經濟等嚴肅議題為導向的雜誌界來說,旅遊雜誌的取向,確實可以反映當時社會輕鬆、活潑的一面。

中研院台史所所長許雪姬則表示,許毓良收集上千篇1945年到1949年當時中國媒體的報導資料,不僅可作為研究成果,未來也可以當史料使用。

但她也說,這本書缺乏對撰文記者立場的分析,也欠缺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始時中國對台灣的報導,若能把這段時間的資料收集起來,更能了解國民政府是收集到什麼樣的資訊,來決定如何接收台灣,這是比較可惜之處。

至於優點,則是將1945年到1949年幾個台灣的行政長官,如陳儀、魏道明、陳誠等人的行事加以分析,可以理解他們如何在當時中國政權派系糾紛下出線,這也顯示當時中國的中央政府對台灣的立場。

另外,座談會也發生一段插曲,進入提問階段時,現場部分統獨立場不同的民眾互相叫囂,部分人士並罵出髒話、動手推人,場面一度相當混亂,歷時近10分鐘,主辦單位找來員警介入,將動手民眾請出場,才得以繼續進行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