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磋商日前落幕,據指華府提出減少2000億美元貿易順差等清單。分析人士認為,中方點頭的可能性極微,因為若簽下如此協議,無異於「城下之盟」。

北京獨立學者鄧聿文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從這次中美協商後媒體曝光的內容可知,兩國之間分歧愈來預大,雙方完全站在各自的立場,但可能是以美方的版本來談判。

中美這場貿易談判於3至4日在北京舉行。大陸官媒新華社在會後發文說,雙方「在一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而雙方認識到,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需要繼續加緊工作。

鄧聿文分析,從新華社的反應觀察,這場磋商基本上是「談崩了」,預估還需談幾個回合,才能摸到對方底牌。

他進一步表示,就目前流出的內容來看,北京根本不會答應,而且事實上也做不到,「簽下這個就是城下之盟,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威傷害太大。」

鄧聿文說,中美最後若是談不

攏,就只能看著貿易戰開打。大陸各界對於貿易戰的後果有多種觀點,主張打的一派基本上認為中國會贏,原因之一是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可以撐過第一輪,只要撐過第一輪,後面的負面作用就不會太大。

不過,鄧聿文預測,若貿易戰開打,可能延後中國政府在經濟改革上的步伐。

鄧聿文指出,今年是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40週年,習近平經過5年反腐後大權在握,能夠「啃硬骨頭」,從容地推出改革,但若貿易戰開打,改革進程勢必受影響。

華爾街日報等美媒披露,華府提出縮減美中貿易逆差,其中2020年的逆差額必須至少比2018年減少2000億美元;在保護美國科技和智慧財產方面,中國要立刻停止對「2025中國製造」計畫目標產業提供補貼,並停止政府支持。

美方並要求中方在2020年7月前,所有非重要產業產品的關稅稅率降到不高於美國的水準。在執行上,兩國每3個月要檢討各項目標及改革,美國若宣布中國未遵守此一架構,可對中方產品實施關稅或其他管制,或限制中國對美提供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