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延燒,今年從3月29日發現首例境外移入感染後,陸續爆發群聚感染出現更多感染麻疹的患者,累計至今已有22案例確診,其中包括台灣虎航及林口長庚醫院都出現次波感染(遭傳染)的案例,麻疹確診人數創下近9年來的同期新高,不過麻疹可藉由施打疫苗預防。究竟麻疹有哪些症狀?又有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快看麻疹懶人包掌握最新疫情,瞭解症狀及預防之法。

全台22人確診感染

疾管署表示,目前全台共計22例麻疹確定病例,15例國內感染,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追蹤接觸者高達5103人。而本次麻疹確診人數是近9年來的同期新高,僅低於2009年的42人確診。

這次全台麻疹疫情最嚴重的就是桃園市,有9人確診,其次是新北市6人確診,第三是台北市4人確診,新竹市、南投縣、高雄市分別有1人確診。

麻疹症狀有哪些?

一旦感染麻疹,將出現發高燒、流鼻水、咳嗽、鼻炎、結膜炎等症狀,發燒3至4天後,口腔下臼齒的內頰側黏膜上,會出現典型的柯氏斑點,緊接著耳後惠出現典型的「斑丘疹」,之後再擴散長滿整個臉面,斑丘疹並會由上向下、從頭長到腳,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恐怕惠影響智力,甚至危害生命。

疾管署指出,麻疹為傳染力強,患者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逃麻疹侵襲。而一個麻疹個案可傳染給12至18人,傳染強度比天花、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還高。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疾管署表示,感染麻疹的5歲以下嬰兒及20歲以上成年人風險較高,約有5至10%患者會因為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發生併發症,造成中耳炎、肺炎、腦炎等疾病。

麻疹高風險族群包括「免疫不全患者」及「孕婦」。免疫不全患者例如愛滋病、白血病、淋巴癌或其他癌症,以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病患。這些病患感染麻疹後的表現可能不典型或不出疹。而孕婦若是在孕期內感染麻疹,除了會提高併發肺炎、腦炎風險,也有可能造成流產、胎兒體重不足及胎兒死亡等情況。

若曾與確定病例搭乘相同大眾交通運輸或出入公共場所活動,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自最後接觸日起算),如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

防疫最好打疫苗

疾管署呼籲,麻疹傳染力極強,患者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可有效預防,家中如有滿1歲幼兒,請攜至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不確定是否曾感染過的中壯年人,及部分幼年曾接種疫苗,擔心抗體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的青年族群,赴流行地區前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至流行地區,如須帶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出發2週前可至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1劑疫苗。

旅遊前後多注意

麻疹疫情不只在台灣,在國際上還有許多國家傳出麻疹病例,包括日本、委內瑞拉、印尼、菲律賓、泰國、印度、大陸、哈薩克、烏克蘭、剛果民主共和國、幾內亞、奈及利亞、獅子山、法國、英國、羅馬尼亞、希臘、義大利、塞爾維亞共和國等都有疫情傳出。

疾管署表示,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如果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也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針對疑似個案應依法立即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延伸閱讀:

疫情連環爆!林口長庚出現麻疹群聚感染

一圖秒懂麻疹4大症狀 潛在觀察者需自主管理18天

今年從3月29日發現首例境外移入感染後,陸續爆發群聚感染出現更多感染麻疹的患者,累計至今已有22案例確診。   圖:新頭殼製表/資料來源:疾管署

一旦感染麻疹,將出現發高燒、流鼻水、咳嗽、鼻炎、結膜炎等症狀,發燒3至4天後,口腔下臼齒的內頰側黏膜上,會出現典型的柯氏斑點。   圖:衛福部疾管署/提供

長出柯氏斑點後,緊接著耳後惠出現典型的「斑丘疹」,之後再擴散長滿整個臉面,斑丘疹並會由上向下、從頭長到腳遍布全身。   圖:衛福部疾管署/提供

麻疹傳染力極強,患者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可有效預防。   圖:翻攝自《小劉醫師Lisa Liu》FB

麻疹高風險族群包括「免疫不全患者」及「孕婦」。   圖:衛福部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