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精省時,將台灣省42處省二級改列為國定古蹟,唯獨缺漏了六處北、高直轄市古蹟;文化部在文資專家建議後,已決定啟動審議並在年底前升格為國定古蹟。而這六處古蹟中,包括了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

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表示,龍山寺已從民國79年全面禁燒金紙,全寺原本的21柱香也逐年由7 柱減為目前的1柱香;七座金爐也改為現在的一座金爐,為了讓龍山寺這座古寺獲得永續傳承,近年廟方也進行局部的修復,甚至進行了3D建模。

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為艋舺地區之信仰中心,歷經嘉慶與同治年間幾次大修,目前的龍山寺是在1920年由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改建;前殿八角藻井,鐘鼓樓轎式屋頂及正圓形藻井皆精美絕倫。建築施工嚴謹,雕刻精細,無論木雕、石雕、彩繪、書法、交趾陶及剪黏都出自名家之手,藝術價值極高。

龍山寺的歷史,對映了臺灣的發展脈絡和清代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意謂著台灣的發展由南而北,萬華正是北台灣的發源地,因為萬華區的「貴陽街」就是台北的第一條街道,而「艋舺龍山寺」正是萬華發展的地標,也就是漢人移民艋舺集資興建的第一座廟宇,而廟宇的主事者皆為當地有名的郊商及仕紳,也因此幾乎掌握了整個萬華區經濟發展的脈動。

龍山寺在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咸豐三年,以龍山寺為主場發起的「頂下郊拼」把同安人打進了大稻埕,因而造就了後來大稻埕數百年的繁華,光緒10年龍山寺組織民間義勇軍於中法戰爭中成功擊退法軍,取得了清末擊敗列強的難得記錄,因此獲光緒皇帝御賜「慈暉遠蔭」匾額,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予日本,台北城頓時陷入混亂,當時台北眾紳商匯聚龍山寺內商議對策,並派出辜顯榮與日軍交涉,最後日軍平和的進入台北城正式開啟了50年的日治時期,而在日治期間,日軍駐紮於龍山寺內,並於寺內設保良局、區長役場、國語學校附屬分教場及女子授產場等,甚至連祭孔大典都在龍山寺內舉行,當時的龍山寺除了是重要的信仰中心外更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功能於一身的寺廟,艋舺龍山寺即便在不同的時代裡,都同樣在台灣的歷史舞台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龍山寺的建築,歷經數次的整修,最後在民國13年大改建完成後的艋舺龍山寺,更是福建省泉州派最有名的大木匠師王益順大師在台灣最重要的代表作,這個作品重新定義與詮釋了台灣廟宇傳統建築的新典範,不但對當時更對往後的台灣廟宇建築影響至深,時至今日艋舺龍山寺更是一座全臺聞名最典型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民間信仰中心,也是一座集結了傳統建築工藝精華於一身的廟宇,更是全台灣廟宇中,國際人士必訪的觀光勝地,其功能的多元化以及地位早已不僅限於只是一座提供信眾拜拜的香火廟,艋舺龍山寺儼然已是一座深植台灣人心的在地化傳統寺廟、更是一座具國際化的建築藝術與文化的殿堂

而大龍峒保安宮則是在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為國內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重鎮。整體格局包含前、正殿、後殿迴廊及附屬建築;正殿獨立配置,屋頂採歇山重簷型式,為國內廟宇等級之最高型式。1917年大修時,由陳應彬與郭塔兩位名師對場施作,左右兩邊木作題材相異,為臺灣著名的寺廟對場作品。正殿壁畫為名匠師潘麗水所繪,構圖嚴謹,用色華麗又不失典雅,可視為潘氏重要代表作。

臺北公會堂(中山堂)是在1992年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外觀採簡單、明朗設計概念,並具有1930年代折衷主義樣式。空間可容納人數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居當時全日本第4位。公會堂址為1945年二戰受降儀式舉辦地點;1966年陽明山中山樓落成前,為召開國民大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及接待外賓主要場所,富含歷史價值。

欽差行臺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該建築原位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由臺灣巡撫邵友濂於1892年興建,為清代接待境外高級官員來臺北時的居所、會議之用。1895年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將其改作「籌防局」,專司軍事佈防之務。日據以後,改為「臺灣總督府廳舍」,直到1919年新廳舍(今總統府)落成啟用後,成為臨時性展覽聚會場所,1932年遷移至植物園現址。

旗後礮臺,1992年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礮臺建築為清末海防一大特色,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後,欽差大臣沈葆楨命王福祿加強海防建設,並於1875年在旗後山興建一座中西合璧礮臺。礮臺分三區: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其上安置4門6.5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礮臺正門為中國式建築風格之八字牆,而門牆兩邊用磚砌的「囍」字,頗具特色。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1987年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該建築於1879年完工啟用,係英國駐打狗領事居住及接待賓客場所。由當時大英帝國陸軍皇家工程部設計監造,為獨立之紅磚木構迴廊建物。該建築式樣於1900年改建屋頂為有頂冠帶圓拱磚造迴廊。先前因史料不足,長期被認為英國領事館,後經研究證實領事館辦公室設於哨船頭海濱,本建物為領事館官邸,高雄市政府於2009年公告正名。

大龍峒保安宮,為國內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重鎮。   圖:文化部/提供

欽差行臺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圖:文化部/提供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於1879年完工啟用,係英國駐打狗領事居住及接待賓客場所。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