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走了,這一位充滿話題的人物,在離世後短短五個小時後,獲得文化部的肯認,並將呈報總統頒發褒揚令;無疑的;這不只是文化部的決定,也是鄭麗君的意旨。為什麼一位台灣出生的文化部長決定頒發褒揚令給外省世代作家,因為李敖年輕時代對抗威權體制,爭取言論自由,他的不屈不撓,在牢裡,還要罵箝制民主自由的當家主子。而李敖定義了鄭麗君心中的褒揚令。

在過年前,從大陸逃難落腳宜蘭的畫家王攀元辭世;文化部長鄭麗君同樣在最快的時間內,發新聞稿讚揚百餘歲的老畫家一生清苦與超越台灣、揚名國際的藝術成就。同樣的,鄭麗君在最快的時間內定義了她心目中的褒揚令主角。

詩人余光中辭世後,外界對他正負面評價不斷;余光中在他生前,未了斷的「狼來了」,依舊褒貶不一;對於當年受害的陳映真等人;咸信,家屬心中的怨依舊未解;許多擁余的文壇人士,反而敲鑼打鼓,批評指責文化部長鄭麗君未頒褒揚令給一代詩人。

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從威權世代進入民主世代;「褒揚令」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一把尺,但是褒揚令,必須不再是人人有獎,它必須是傳承給下一代的核心價值。

最近台大校長遴選引爭議,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因為獨董未揭露,引發了資訊未揭露、副董選獨董利益迴避爭議,最後連管中閔從2005年起在中國廈門兼職都遭揭露,但是管中閔除了在當選後召開記者會後,面對爭議,從此神隱,那一個在媒體前形塑出來的「管爺」 ,從此消聲匿跡。而所有指向他的批評與爭議;他選擇了「消失」;台大校長爭議,自1月5日後,不曾間斷,大家看到的是台大行政單位傾全力辯解、 護航,毫無行政中立可言;甚至在台大前校長孫震、陳維昭、李嗣涔跳出來幫管中閔「要」聘書,卻看不到三位校長主動釐清爭議,找回台大的核心價值?對於一位閃躲「利益迴避」質疑和不敢將個人資歷透露、揭露的台大校長當選人;他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一位汲取台灣養分知識份子,他能不能解釋為什麼在台灣、中國腳踏兩條船?當兩岸關係白熱化之際,他的國家意識是什麼?

延伸閱讀:

李敖去世 段宜康:李捧六四、傷害民主不該被表揚

余杰觀點》中國地產商在台灣最好的投資是建李敖紀念館嗎?

管仁健觀點》敬悼李敖與李敖的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