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座結合光雕投影及動態演繹左營舊城百年歷史的文史展示館—「見城館」於今(3)日正式啟用,明天起試營運,高雄市陳菊感謝文化部大力支持見城及興濱計畫,市府以8年時間重現左營舊城及哈瑪星新濱町等歷史現場,總經費達27億元,透過這二個計畫可以看出高雄在整個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和陳菊共同主持開幕議式。見城館共分9大展區,一樓為「城在臺灣」、「舊城尋寶」、「鳳山縣城的演變」、「穿越時空見城」,述說舊城的前世今生,二樓則有「時代流轉中的鳳山縣城」、「大事紀年表」、「文獻舊城」、「映像舊城」、「我們的舊城」,館內以模型結合光雕投影,運用當代最夯的AR、VR擴增實境技術展示歷史現場,更建置唯一垂直升降之動態模型以50組機構8分鐘,演繹舊城三百年風華,亦設有互動體驗裝置,讓民眾體驗時空變換的劇情與樂趣,一同參與打造見城願景。

全臺首座結合光雕投影及動態演繹左營舊城百年歷史的文史展示館—高雄市見城館

陳菊指出,左營舊城從明清至現代是重要歷史過程,也將持續與現階段仍依傍舊城牆而居的市民朋友們溝通協調,盼讓歷史原貌重現,讓台灣首座石城重現過去的榮光,共同成就左營百年大事。

3月3、4日同步登演環境劇場「見城」,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見城計畫」不只是重建,更是重見舊城,透過戲劇引發共鳴,藉由模型展演,讓民眾對諸如「圍龜放蛇」的舊城歷史典故產生具體體驗。

「見城館」結合光雕投影的動態舊城模型,演釋左營舊城風華,結合當代最夯的VR、AR技術,以擴增實境重現歷史現場。

「圍龜放蛇」緣於當年林爽文事件攻破了鳳山(左營)縣城,清朝於是在鳳山建新城,左營就被稱為「舊城」。但新城又不斷被土匪、亂民攻擊,因此又有人提議重建舊城;重建後的舊城規模擴大,把龜山納入城中,而蛇山就接於城外,即所謂的「圍龜放蛇」,透過規型新、舊城牆的升降,參觀者對歷史典故一目了然。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大戲《見城》。

見城館開館宣示「見城計畫」階段性的重要成果,由文化局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歷經二年精心策劃,是全國首座高度運用科技互動之文史展示館,詮釋重現舊城自明鄭迄今的歷史軌跡,重見左營舊城淵遠流長的百年歷史,見證高雄發展重要的印記。

全臺首座結合光雕投影及動態演繹左營舊城百年歷史的文史展示館—「見城館」於今(3)日正式啟用,市長陳菊與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開幕儀式。

高雄市文化局表示,左營舊城歷史不僅只是城牆遺蹟的故事而已,更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是以台灣史為原創IP內容的最佳案例,極具跨平台開發潛力,執行見城計畫1年來,透過歷史空間殘蹟調查研究、口述訪談等方式,揭開左營舊城隱藏風貌與歷史脈絡,其中包含新發現五段殘蹟調查增納國定古蹟,城牆長度增至1668公尺,保存規模將達6成,具有重大指標性意義。

2018《見城》環境劇場升級2.0版,文化局排除萬難,邀戲曲天后唐美雲、許秀年、小咪、陳昭香、郭春美與王海玲再度同台,演出編制達500人,參演人員及製作規模創新高。文化局表產中心主任吳正婷表示,這次演出在劇本上擴大歷史縱深,加入林爽文、莊大田兩位對高雄本身別具意義的抗清人物,由「少年歌子培訓計畫」中新一代演員孫凱琳、吳奕萱擔綱。

文化局長尹立說,以舞台戲劇與動態展示呈現那些無法具體還原的歷史現場,才能使民眾認識到舊城的浪漫與歷史,為修復後的古蹟帶來動人的情感與生命力,完成再造歷史現場的使命與初衷。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大戲《見城》左營東門夜景   圖:高雄市府提供

全臺首座結合光雕投影及動態演繹左營舊城百年歷史的文史展示館—「見城館」於今(3)日正式啟用,高雄市府以8年時間重現左營舊城及哈瑪星新濱町等歷史現場,總經費達27億元,透過這二個計畫可以看出高雄在整個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圖:高雄市府提供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大戲《見城》左營東門   圖:高雄市府提供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大戲《見城》左營東門夜景   圖:高雄市府提供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大戲《見城》左營東門夜景在時光灰燼中流轉《見城》.   圖:高雄市府提供

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大戲《見城》左營東門夜景在時光灰燼中流轉《見城》.   圖:高雄市府提供

   圖:高雄市府提供

全臺首座結合光雕投影及動態演繹左營舊城百年歷史的文史展示館—高雄市見城館   圖:高雄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