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辦理兩岸行政事務的海基會收到民眾口頭、信函甚至小禮物表達謝意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前陣子收到一面「民國為民 島富民進」的錦旗,受贈對象寫的是「中華民國海基會」,贈送者竟是來自於一位中國人民,感激海基會處理他的陳情案時,以熱誠的態度提供專業協助,特地帶著家人從中國風塵僕僕來到台北,親自將錦旗送到承辦人員手上。

這位當事人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第二代,1949年,其父到中國經商,因戰亂而滯留當地無法返台,只能就此落地生根。當事人為了辦理繼承其祖父在台灣留下的土地遺產,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辦理相關文件,但因為當時經濟拮据,未能來台辦理後續文書驗證及繼承事宜,這一拖就是20幾年。

直到去年,當事人終於順利來台處理相關事宜,卻因為公證書已逾保存年限而銷毀,無法辦理驗證。海基會在接獲其陳情後,主動與中國相關公證單位多次聯繫,協助重新申請新的公證書並完成驗證。

但是,取得有效的公證書還只是第一步,因為該筆土地至今仍登記在其祖父名下。由於其父當年滯留中國,生死未卜、行蹤不明,台灣的家人已在1950年代向法院申請其死亡宣告,因此,當事人若想要繼承其祖父的遺產,難題就是先撤銷其父的死亡宣告,才具有繼承遺產的資格,當事人為此只好再度來台向海基會尋求協助。

海基會的義務律師,詳細說明如何向法院申請撤銷死亡宣告的相關程序,而後海基會人員也協助追蹤申請進度,終於確認成功申請撤銷其父的死亡宣告。雖然後續法律程序尚在進行中,當事人仍感激海基會在這段過程中給予的各項暖心協助,直說真的有種回到家的感覺。

海基會表示,1987年政府開放兩岸探親,結束了兩岸親情離散、骨肉分離的歲月,但隨著雙方人民往來愈益密切,不免衍生各式各樣的糾紛。處理這些私權問題時,首先需要確定事實狀態,以進一步釐清權利義務關係,但兩岸隔絕已久,常發生文書取得不易或真偽難辨的情事,這對於當事人甚至國家社會,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

於是,海基會和海協會在1993年辜汪會談簽署「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確保兩岸文書的公信力,透過相互寄送副本的方式,增加查驗的便利性,不論在時效或是正確性,對兩岸官方和民間都帶來相當大的助益,也為兩岸正常交流秩序奠定根基。

海基會指出,1993年協議簽署時,雙方約定相互寄送副本項目僅包括:繼承、收養、婚姻、出生、委託、學歷、定居、扶養親屬、財產權利證明等9項,隨著兩岸關係發展,交流愈趨多樣化,公證書驗證類別早已無法一一列舉,可以說舉凡任何涉及兩岸間的事務,幾乎都有辦理文書驗證的需求。

據海基會統計,收受中國公證書正本,以定居、婚姻、出生、病例幾類為大宗,近年來稅務類則明顯逐年增加。海基會負責文書驗證業務的單位人數還不到20位,但每年文書查驗證業務量從業務開辦初期每年約5萬件,大幅增長到近年平均每年約15萬件。

然而,外界對於文書驗證程序並不清楚,甚至常誤解成「文件拿去海基會蓋個章就好」,實際上則沒有這麼簡單。海基會人員解釋,若遇到情況複雜或另有隱情的案件,常常需要抽絲剝繭,為民眾釐清問題所在,還得掌握各種「眉角」,才能妥善處理疑難雜症。

此外,以這次0206花蓮地震為例,有多名中國旅客死亡,以過去的經驗為例,通常申辦驗證死亡公證書的當事人較容易言語急切或情緒激動,處理過程中若遭遇其他意料之外的問題,偶有發洩不滿情緒或惡言相向的情形發生,此時,承辦人員除了即時詳細說明以外,對於這些壓力,也只能默默承受,一位海基會人員就表示「我們真的是在做功德」。

兩岸文書驗證業務在開放探親之後應運而生,因此,早年經手的案件蘊含許多時代的眼淚。海基會資深人員表示,1949年前後,許多人因戰亂從中國來台,從此與家人永隔,也有些台灣人滯留於中國落地生根,當來台的第一代逐漸凋零,兩岸探親也漸漸演變成尋找遺骨、祭祀、繼承等。

兩岸的後代親屬,有些見面後相當熱絡,甚至淚眼相迎,也有些不願接觸,甚至因為財產繼承等問題發生糾紛或衝突。站在海基會立場,除了協助當事人辦理文書驗證,提供相關法律諮詢以外,對於家屬間的爭執,也只能盡力從中協調溝通,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

雖然糾紛與衝突無法完全避免,但在海基會人員眼中,看到更多的是溫馨的畫面,辦理結婚公證的新人洋溢幸福氣氛,有些則是全家同行,孩童們活潑的歡笑聲響徹大廳,熱情與活力也感染了周邊的所有人,在某種程度來說,也顯現民間生活的真實樣貌。

海基會強調,文書驗證業務是處理涉及兩岸相關文件的必要環節,見證了20多年來兩岸交流歷程與互動榮景,為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縱然兩岸關係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時有波折起伏,但事務性的工作並不因而受到影響,對於海基會來說,文書驗證業務攸關民眾福祉權益,而非冷冰冰的例行公事,每一件都代表一次連結兩岸的緣份,同時帶著一份維繫兩岸永續發展的真誠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