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大半營收來自單一客戶蘋果公司,可以想見董事長郭台銘欲拓展業務分散風險。但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指出,郭台銘若想改造事業王國,需改革他的製造商思維和做法。

高燦鳴(Tim Culpan)撰文表示,鴻海2016年有730億美元(約新台幣2.13兆元)營收來自蘋果,佔集團總營收的54%。這來自簡單的業務模式:集合所有iPhone所需零件,部分零件由鴻海子公司負責製造,最後再動用高達100萬人力進行組裝。

郭台銘昨天在鴻海年終嘉年華告訴員工,他計畫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新的業務領域,包括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高燦鳴相信郭台銘是認真的。

但高燦鳴指出,郭台銘之前就說過這些話,且往往大張旗鼓。例如鴻海5年前宣布計畫和謀智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合作開發「硬體、軟體、內容和服務的全新整合供應方案」,結果卻不了了之。郭台銘在資料中心、零售業和軟體開發等業務採取的行動,發展也都如此。

之所以如此,高燦鳴認為,郭台銘的最大問題是仍以製造商的角度思考。例如郭董這週末仍宣稱,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沒有製造業就沒有真正的產業。但這麼說幾乎忽略一個事實:有些全球最大科技企業與硬體製造完全無關。

高燦鳴指出,郭台銘的管理方式也像製造商。他的員工習慣隨傳隨到,工時長得誇張,還得面臨出貨期限的壓力,且很少有機會喘息或跳脫框架思考。

此外,由於鴻海旗下各事業體盈虧自負,意味甚至連研發部門也得想盡辦法掙錢。

高燦鳴表示,這樣的工作環境,不適合郭台銘想發展的新產業類別。這些產業需要靠創意、擁有實驗空間和失敗的自由,來激發創新。

但連鴻海為培育新人才而成立的多個部門,裡頭的員工也傾向待不久,或是工作第一年就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