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指出,十多年前,張達文運用贈與稅額度,在小孩戶頭買進全家這檔股票,看上的是超商崛起的趨勢、收現金的特性,以及公司大股東持股過半、每年還配發兩元現金股息;更重要的,還有進軍中國的春秋大夢。

買進的頭一兩年,全家的股價浮浮沉沉,到了2009年,股價因金融海嘯還一度從59.1元跌到41.4元。「當時我自己的股票全砍了,只有全家因為是在小孩戶頭,完全沒有動。」

最後,原本張達文期待全家在中國開花結果的夢想並沒有實現,但是全家本身的故事、以及當時的金融環境,已經支撐股價持續向上挺進。張達文在兩百元以上落袋為安,算算不到十年的時間,價差加上配息就有七倍的報酬。

這筆長期投資讓他有了不少意外的收穫:用傳家的心情持有,股價波動根本不影響心情,「我有十年的時間來投資,我不必知道蘋果手機賣得好不好,也不必理會當下的國際趨勢。我只要知道未來這家公司會好,哪一年好並不重要,只要公司體質沒有變化,抱著兒孫自有兒孫福的想法,其實做得很輕鬆。」只要根據《財訊》報導指出,大家都知道長期投資在於複利的威力驚人,也是每位新手都能做到的事,困難的卻是能否堅持下去?只要想清楚,在股市中,你要賺什麼錢?想要安心的投資股票,還是隨波逐流?

當你買了一張股票,你就開始與這個世界有了連結。父母想要傳承給子女的,除了財富以外,更重要的是一輩子受用的理財觀念與知識。就像荷銀投信前副董事長何文賢希望透過傳家股,讓子女學會有智慧的賺錢,不必犧牲生活品質去做短線交易;或是日盛前基金經理人王順興的女兒原本對投資毫無興趣,到花每一塊錢都分外謹慎,因為看著自己的錢一天天長大,都是他們投資傳家股的原因,也是為人父母的驕傲。

要挑選傳家股,不外乎是好股票與好價格。好股票方面,產業前景最應優先考量,畢竟傳家股一抱數年,必須用八年、十年的眼光來投資他。什麼是不會被取代的產業,哪些東西會一直存在?產品有沒有進入障礙?最好具有寡占優勢。當然,買認為長線有潛力的股票,要有很大的眼光及運氣,張達文說,「你也可以把自己當成創投,發掘未來的潛力新星。」

經營者更需要長期觀察。曾任新光投信協理的林成蔭,分享他以前當操盤人、一年拜訪百家以上公司的心得:人比數字重要。老闆最好不要上影劇版,不要有太多八卦,不要太常接受採訪,才能專心在經營公司上面。而大股東持股比率高,才是真正和小股東站在同一條船上。

不用說,財務穩健當然是基本原則。負債比率低,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公司也能安然度過;營運能否為公司帶來正數的現金流?才能不影響公司營運與投資,配現金給股東。現金殖利率也要有一定水準,透過股息讓持股成本降低再降低,即使股價好幾年都不會動,也可以透過股息降低成本,後面才能愈抱愈安心。

至於獲利,最好能夠微幅成長。領股息是為了風險考量,但最終仍要有資本利得,最好找未來有成長潛力的公司。林成蔭也認為,只要獲利微幅成長,股利自然有機會成長。「存股最大的利空就是沒有填息,等於在存自己的錢;所以找獲利微幅成長的公司,就是填息的保證。」

(本文獲財訊同意轉載,詳細內容請參閱《財訊》NO.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