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於今(29)日下午舉辦深澳燃煤電廠第三次環差會議,眾多環團在會前抗議,認為現階段政府的政策是非核與減煤,為何還執意興建一座2025年才開始運轉的燃煤電廠,在過去兩次還差會議中,環團已對此案提出諸多疑慮,但台電沒有針對質疑提出足夠的數據與解釋,一旦興建運轉,將對北部空氣品質造成嚴重威脅。

「燃煤不是唯一解,爭議還差末通過」、「捍衛北部空品、守護深澳海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和平及關心在地海岸的居民與生態學者,上午到環保署抗議,認為深澳燃煤電廠應該進行完整的環境影響評估,而不是以環差帶過,這是環評制度的缺陷。

根據政府的政策,2025年非核減媒,天然氣要占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環團認為,現階段興建蘇澳電廠,根本與政策相違背,建議應該有替代方案,可以讓外界比較與選擇。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深澳燃煤電廠本來就是舊的能源計畫,新政府上任後,希望燃煤電廠降到30%以下,未來能源政策方向是非核與減煤,現階段的台灣燃煤機組發電量約在45%左右,接下來還有很多燃煤機組將會逐步低度運轉、部分閒置;在這個時間點上,竟蓋一個2025年才會運轉的深澳燃煤電廠要,必要性究竟在哪裡?

洪申翰表示,之前有兩次環評會議中都提出這項質疑,但沒有獲得解答,為什麼會沒有替代方案令人困惑,因為燃煤不僅帶來空汙問題,根據調查統計,也會為新北帶來將近20微克PM2.5的影響,台北市也有17微克,增加的空汙將抵銷掉地方環保局的努力。台電對外說不通過環差就會缺電,這是非常似是而非的說法,因為該座電廠2025年才會運作,應該評估更符合環境正義的方案。

生態獨立研究者梁怡碩博士指出,深澳灣為北台灣具有代表性的灣澳景觀,由深澳岬角、九份聚落、基隆山上,均可一覽完整的灣澳地景及深澳岬的單面山地質景觀。而深澳燃煤電廠的卸煤港預計於深澳灣興建490公尺與390公尺長的防波堤,於第二次環差後雖然修正為不接觸深澳岬角岩岸,但大型防坡堤興建導致的海域改變,直接破壞藻類與淺海底棲生物的棲地,且使灣澳景觀不再,同時九份聚遠眺的海景也將被防坡堤與卸煤港所影響。

除此之外,此興建案中冷卻水放流口也將對水下生物產生影響,北側防坡堤下設置冷卻水放流水管,水溫升高對於區域性生態有明顯而不利的衝擊,例如減少水域含氧、溫排放水處的生物多樣性降低、影響生物繁殖週期等,對於珊瑚礁等固著性生物影響更為嚴重。

環團再度強調,深澳燃煤電廠更新案從一開始以環差形式闖關,就已存在諸多漏洞,且開發案與台灣整體能源規劃方向相違背、對在地海岸生態也將產生污染與衝擊,眾多環團呼籲希望環評委員應該要重新思考此案的評估與比較邏輯,莫讓不必要的開發案造成無法復原的環境汙染與破壞。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將2025年(深澳燃煤更新案預計運轉的年度)前後數年的備用容量率情境計算,不管是以高或低的平均用電年成長率帶入,皆可發現2025年後,不論深澳燃煤電廠是否運轉,備用容量率都在20%之上。   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彰化醫界聯盟的葉光芃醫師作為中部空汙受害者,也到場質疑此興建案,指出國際減煤已是既定趨勢,政府不該再讓台灣各地必須承受燃煤汙染的危害。   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