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車站不遠的成功路鴨母寮市場,設立於1918年,至今剛好超過百年歷史。在日治時期,這裡是「明治分市場」,1946年改為「光復市場」。

日後因成功路巷內一帶有條大水溝,沿線家戶多以養鴨為生,此區因此有了「鴨母寮」的稱號。1985年光復市場遭祝融之災而重建,2007年順應市場及附近居民要求正式改為「鴨母寮市場」。

根據資料記載此區域是從三老爺宮前廟口發展起來,最早的攤商就是從廟口擺起。三老爺宮創建於1750年(清朝乾隆),主祀朱、曹、魏府三老爺,根據口傳歷史,朱府王爺即是開台延平郡王鄭成功。

目前鴨母寮市場只有42個攤位,多數都為傳承數十年的第二、三代在經營,甚至有一攤賣鮮魚的32歲年輕人表示,他是第四代,從他阿祖開始就在此賣魚。

值得再說明的是,緊臨著鴨母寮市場後方有處「一筆民有市場」,它呈現出傳統市場的黃色溫、潮溼和多重味道,與鴨母寮市場截然不同,但採買的人數卻多於鴨母寮。

一位鴨母寮的攤商這樣說:「一筆是民有的,我們是公有的,一筆不算是鴨母寮市場 。」鴨母寮市場還特別製作一塊招牌,清楚畫分界線。這種說法很有趣,頗有一邊一國的味道。但就算是當地人也不會說:「我要去一筆市場買菜,只會說去鴨母寮。」

鴨母寮、一筆市場內與環繞的周邊道路,有多家美食名店。鴨母寮內有松香餅鋪,目前是第二代在經營,雖然招牌上寫著賣壽桃、紅龜、米龜、壽龜、發粿、紅圓,但它真正讓人排隊搶購的是包子。早上七點半左右掀起蒸爐後,八點左右就會完售。

一筆市場內則有台南滷味名店松村的攤位,據說這裡是它發跡之處,雖然早有店面門市與進駐百貨公司,但一筆市場這個據點並沒有放棄。

鴨母寮市場旁的裕民街有家泉成點心店,它的炸蝦仁、炸花枝、炸土魠魚、炸蝦捲,麵衣不油膩,口味令人讚賞,要吃什麼自己夾,再秤重計價。(貼心提醒:有點小貴)

對庶民而言,不管是42個攤商的鴨母寮公有市場或是一筆民有市場,這裡都是他們的日常。

一筆市場有台南滷味名店松村的攤位,據說這裡是它發跡之處。   圖 : 張大魯/攝

鴨母寮市場內,這位32歲的年輕魚販表示,他已是第四代。   圖 : 張大魯/攝

緊臨鴨母寮市場的一筆民有市場,沒有一致性的攤位店招,略顯紊亂。   圖 : 張大魯/攝

三老爺宮前的小巷道,許多老店家都沒有營業了。   圖 : 張大魯/攝

一邊一市場的招牌告示。   圖 : 張大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