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霸權結構再現

中共十九大黨代表大會已經閉幕,不管外界如何評價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名單,這次由習近平帶頭的團隊呈現出的專業與自信可預見未來五年國際局勢將是個「團結的中國」VS「分裂的美國」, 2020年全球將會是個「雙霸權」競合的格局。中美兩強實力的此消彼漲更為明顯,這無疑都會衝擊整個亞太或是世界政治局勢,身為「夾心餅乾」的台灣面對這樣的雙強爭霸,可要謹慎因應 。

這次的十九大無疑標誌著習近平的強人時代來臨。政治局的結構很清楚地顯露未來五年中國的領導階層已經從「派系共治」走向「一人領導」的變革,胡錦濤時代的常委們「各有所司」的政治格局加上「老人干政」的陰影已轉變為以習說了就算的「六星拱月」狀態。再說常委人選中很清楚的顯現習近平的鐵桿人馬就有三位,未來習近平的意志貫徹已經不容爭議,再加上許多位常委皆是習近平提拔的舊部人選,未來形勢決斷更會以習總書記的意志馬首是瞻。更不要說以「之江新軍」為主體的政治局委員,都將會是貫徹習近平中國崛起的御林軍。

中國崛起

中國夢要成真,要大國崛起,必須要走通兩條路。一是結盟,二為制霸,兩者相輔相成,也互為表裡。

中國崛起必定會改變目前以美國為獨霸的國際結構,影響到現存國家的方方面面利益,因此中國一方面不斷地挑戰美國的底線,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勢力空間已逐步讓自己在海權空間振鐸有聲。透過結盟誘之以利,習近平藉由「一帶一路」的360度大迴轉,以美國人深部近來的歐亞大陸內陸為競逐世界的心臟地帶,藉此廣界善緣,也重現500年前陸權帝國的景象。

互相制霸

美國制霸中國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老美預見國民黨在中日戰爭後終非共產黨對手,除了以圍堵政策在東亞建立安保防線,壓制中蘇的共產勢力進入太平洋,也透過經貿援助與交易,餵養亞太地區各個國家,日後這些國家就形成了一個以美國為市場導向的外貿分工體系,80,90年代美國也曾透過這樣的餵養方式企圖質變中國,結果中國沒有被同化,反而變幻出一個以中國權威政治統為本體的新強國來跟美國爭霸。老美深知再不一次圍堵,這次的中國不僅會成為東亞的獨霸,還會衝進美國的游泳池-太平洋。

這幾年美國的武器提升,增軍隊添裝備都在西太平洋進行,更是為了牽制中國,為了圍堵在南韓,日本加強佈署,乃至由國會提出放寬台美官員互訪限制,以及這幾天通過的台人快速通關優惠都在顯示美國對於兩岸關的曖昧態度。

「一帶一路」的優勢

為了迴避美國來的壓制,中國重拾了國際政治傳統的陸權觀,透過人類兩千年在歐亞大陸爭霸的概念塑造了「一帶一路」的大策略。由於過往的經驗與及俄國的因素,美國人的手不太能深入這個地區,因此廣大的歐亞大陸就成為中國勢力發展以及國力增長的新市場;尤其美國自己拆掉了TPP與TTIP這兩個結盟網路,子擠去除了足以抗衡「一帶一路」的利器,加上13億人口的市場,讓多數的國家轉而關切中國的一舉一動。

美國仍是「Rule Maker」

毫無疑問,美國仍然是世界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中國崛起之路除了跟美國的「競合」關係,兩大國板塊的碰撞一定會帶來很多糾紛與對立,因此中國在崛起的路上就佈下了重兵,以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制力量。

習近平持續重用有豐富資歷的楊潔篪,王毅與劉結一等三位外交大將,就在於他們有豐富的與美日兩國互動的經驗,美日除了是中國崛起的障礙,也是中國要統一台灣必須面對的對手,尤其川普一度對於「一個中國」的非典型發言曾吹皺一池春水,後賴楊潔篪的穿針引線才化解難題,並促成四月的首次「川習會」。

「一中鳥籠」

在對台政策上,這三位外交老鳥其實將負責執行習近平「軟促統、硬反獨」的「一中鳥籠」的工作。所以如果政府不趕快思考如何與大陸互動的「新共識」「新模式」,筆者很悲觀地認為台灣在官方國際組織,除了APEC和WTO外會遭全面封殺,甚至邦交國只會留下南太平洋這些島國而已。

這種千變萬化的國際局勢,台灣真要好好觀察加以因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