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當年一聲令下,所有外籍傳教士必須在1951年以前離開中國否則將遭到逮捕,陸陸續續有許多神父離開中國,轉而來到台灣,公東高中的創辦者錫質平 (Hilber Jakob) 神父也是其中一員。

錫質平在當時在台東,發現許多原住民生活在貧困之中,青年也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在1959年他毅然決然創辦了公東高中,引進瑞士的教育理念,招募了瑞士的專業木工技師來當導師,但這一路上卻不是那麼的平順。

錫質平的教育制度與當時中華民國的教育部規定有許多牴觸,好幾次都得不到教育部的補助,造成學校的經營上出現困難,神父必須自己籌錢才能勉強支撐下去。而當時的社會風氣對公東高中也是份打擊,總有人嘲笑「花錢學木工,還不如去拜師,學個幾年就可以出師了,還不用花那個錢」。但錫質平還是堅持他創校的理念,他是要讓貧困的孩子們真正學到一技之長,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這在當時文憑至上的台灣實為罕見。

他在台東先後建立了43座教堂,其中的公東教堂曾入圍「世界重要的建築物」,教堂的三樓是當時錫質平的住所。他還為了保護原住民在河床的耕地,努力向瑞士鄉親募款興建河堤、引山泉、掘井。一張張河堤的平面設計圖,用德文標示著,告訴那些並不寬裕的捐獻者他們的錢是用在哪個地方了。

1985年3月錫質平神父安息,享年68歲。台東南興村排灣部落族人認為錫神父是他們心靈的父親,應該讓他安葬在「頭目」的墓穴。神父故居為在公東高工建物的三樓,目前公東高工特地保留著這間房間,並且不對外開放。

 

公東教堂。   圖 : 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