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在國慶文告中表示,為了讓台灣變得更好,將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讓台灣在國際社會找到有利位置。

蔡總統的期望在現實比人強與中國的強力打壓下,進度遲緩。新南向政策能否具體落實,有待政府有力的政策執行;但在政府期盼的當中,我們是否真的發自內心的嘗試了解我們這些東南亞的朋友,是否真正調整了認識他們的角度?

簡單的說,新南向政策的成敗全賴我們如何了解與認識充斥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外勞朋友開始。

保持距離的冷漠態度                                                    

國慶連假與家人同往中南部遊玩,不管彰化,台南火車站的周邊在周末往往聚集了數百名或上千名的東南亞民眾消費、用餐與約會,如果不是商店招牌是以中文標示,真會懷疑自己是置身印尼?越南還是菲律賓?

周末與連假的車站彷彿置身東南亞國家,就算自己不是個排斥外來移民的人,置身在過百近千的東南亞人民環境中,還是很有震撼感的,一位住在台南火車站附近的朋友這麼說。但是即使對於外來勞工早已見怪不怪,但是真要深入認識對方與各國文化的差異,多數的台灣人還是多抱著”保持距離”的冷漠態度吧!

外勞重鎮

外勞佔台灣勞工極高的比例,根據內政部2014年的統計,外勞人數已經超過51萬人,這還不包括外籍配偶及在台非法居留的外國人。截至今天,這個比例一定更高,別說中南部到處遍布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在台北市的大大小小公園,每天下午都會有許多外籍看護推著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在曬太陽。

根據聯合報報導,外籍看護已經成為台灣看護產業的主力,沒有外籍看護,台灣的長照產業根本就混不下去了。台灣大幅度的依賴外勞,加上執行不力的移工管制政策,使得台灣處處有外勞,處處更有非法外勞,甚至聘雇非法外勞比合法外勞要容易的怪異現象,而成為外勞喜愛的勞工重鎮。

“利用”的外勞觀

當然,外勞對於台灣經濟的貢獻也很顯著。它們除了擔任台灣人不做的3K產業外,沒有外勞台灣很多傳統產業無法生存下去,台灣的長照產業與餐飲娛樂業無法生存,周末時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彌補了部分經濟不景氣的缺憾。

然而,無可否認的外勞還是佔去了部分台灣人的就業機會,並且拉低了台灣人的薪資水平,尤其慢慢地已成為社會福利與治安成本的負擔;但是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完全還在台灣的產業在聘僱外勞時只單純的考慮”利用”的意義,因此用外勞來壓低成本,以提升利潤。

相同的,外配也是在”用”的這個角度而發生,”買外配”就成了一度流行的行業。如此以”用”役物的概念,怎麼會讓台灣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東南亞人。

隔著墨鏡看外勞與外配

由於我們總是隔著墨鏡看東南亞外來者,在我們眼中他們是”勞”、”傭”、”妹”的不平等關係,這種”價值觀”偏差要花多少的時間來改變呢?也正因為這樣,有多少人潛心了解東南亞的傳統文化與生活習俗?

如果我們對於身邊的這些容易接觸的外勞與外配的價值觀與人生哲學都不了解時,卻一昧的要發展新南向或一昧的要依賴當地華人是否緣木求魚?甚至出現了政府急就章地給予泰菲等國免簽待遇,當地國卻不領情也不願給予台灣互惠好處的偏差,有些還可能成為台灣治安的隱憂等等。

好好看待外來者

從面對台灣外勞與外配問題開始,才是推動新南向最根本的工作。日本研究東南亞早溯及上世紀的上半葉,迄今一百年,日本人更曾把台灣作為新南向的基地,利用台灣了解東南亞,如今許多的資料正散布在各研究單位與學校,但是政府對於人家提出的這些資料與研究何曾真正重視與關心。

因此,政府應該有全盤性的了解與規劃,也要善用我們身邊這些東南亞”外來者”朋友,才能真正有力的推動”新南向政策”。這樣才能戮力落實蔡英文總統強調的,幫台灣在國際社會,重新找到有利的位置。並向全世界的朋友們說,面對快速變化的亞太地區,台灣已經準備好為區域的繁榮及穩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