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灣,不能有兩套教育,但是現有公幼比率太低、私中小聯考復辟、私校退場圖利私人、政府以經費為由裁併偏鄉小校等現象都讓人憂心忡忡、台灣教育有走向市場化跡象。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靖娟文教基金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振鐸學會等六個民間教改團體今(2)日成立教育公共化聯盟,力抗台灣教育市場化趨勢。

全教總理長張旭政表示,台灣的教育政策,一直面臨市場化與公共化的爭議,藍綠雖宣稱教育施政以落實公共化為主軸,但卻面臨私有化的壓力。實質上卻是朝向「去公共化」的方向。靖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幼兒教保公共化是必然的趨勢,而不是一昧的要求民間團體大量承辦非營利幼稚園,讓民間團體承擔營運的風險,甚至任由公幼將照顧不利條件幼兒的責任都推給非營利幼兒園。林月琴指出,台灣的學前教育已淪為「補習班在招收學前幼兒」,政府應加強力道禁絕,只要涉及照顧、教育學前幼兒園、或是單節課程的才藝補習班,都要能夠獲得妥善的照顧、沒有安全的疑慮,這是在少子化嚴重的情況下的最低標準。

全國教產業工會理事長簡瑞連指出,托育是公共化必須趨勢,但政府在推動過程便宜行事,幼托整合淪為只是托兒所和幼稚園的合併,0~6歲的學齡前照顧服務被切割,不只無法符合家長的需求,也無法解決偏鄉的地區的照顧服務。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長陳政亮則指出,許多私校已被家族掌握,一代傳一代,變成家族生財工具,甚至在退場後,教育還幫忙他們修法取得根本不屬於他們的財產;而私校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導致學費節節上升,政經背景弱勢的學生集中在私校,不同學校學生的資源,差距愈來愈大。

而振鐸學會理事長丁志仁批評,現有的實驗教育因為《高級中等教育法》第12條增設辦理實驗教育辦法後,形成雙軌制,連一般學校都可以進行多達千人的實驗班,造成了實驗教育的亂源。

全教總張旭政表示,教育公共化是維護教育平權的唯一路線,也是台灣能否讓教育部正常化囃一的途徑,但是近年來藍綠都習慣以發放津貼討好選民,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教育公共化聯盟認為,教育現金津貼應是輔助手段,目前愈發愈浮濫的情形應該被改正外,私校退場後,所有財產應歸屬政府所有,而保為保障偏鄉受教權,必須以一校多區取代少子化衝擊衍生的廢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