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早熟的人,從小就很少與同年齡的人聊天。我喜歡跟長輩交朋友」嘉義博愛社區大學樂齡中心老師丁子芸說,她搭計程車可以整路與司機大哥天南地北的聊東談西。

丁子芸表示,成人教育並不是她的第一志願,高中時曾做性向測驗,落點就在成人教育這一塊,當時根本不懂這個領域是做什麼的,但推甄時填志願時就這麼剛好進到中正的成人教育系,這是一種命中註定緣份吧。「我沒有後悔,日後也覺得讀對科系了」。

大三時,系所有產學合作的機會,讓丁子芸到嘉義的社區大學、樂齡中心教長輩使用手機拍照。她說:「我到樂齡中心可以跟阿公阿嬤聊不完,他們也喜歡我」,

剛開始時,他們會不敢問問題,後來把自己定位成陪伴的角色,就鬆懈他們的心防。因為大多的長輩初用智慧型手機,第一個會請教的都是向家人,但往往愈是親近的家人愈不耐煩教自己的父母使用這些3c用品。「這不是上次教過了?怎麼一直教不會」有位長輩就感慨的說,小時候明明不是用這種態度教他們,而且是非常有耐性的。為什麼自己老了,請他們教,卻是用這種口氣來對待。

丁子芸說,老人家就是這樣,被罵了就退縮,學習就停止。「我是陪伴,鼓勵他們學習,這些老學生年紀最大的有七十多歲,拍得很好,有些角度和構圖都是我沒想到的,他們的作品會令人驚艷的」。

丁子芸補充說,長輩會很用心的學每一個步驟,甚至會圖畫式、符號化的記下來。他們是要學好,不是要學多。長輩的流質智力(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一直在退化,晶質智力(生活經驗)卻一直在累積融合。「老人家超愛自拍的,而且都會用修圖軟體把皺紋修掉,修完就超開心的」。

丁子芸說,接觸長輩後,和同學們一起腦力激盪,研發老人家的求救裝置,如果發生意外或走失,只要在一個5x5x5公分大的裝置(可隨身放在口袋)按下鍵,不用透過手機,即會對設定好的親友發出顯示所在地GPS定位的求援訊息。「成本才花了二百多元,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亞洲青年創意創業競賽,代表台灣到拿到銀獎」。

丁子芸未來想要走行銷工作,但成人教育這一塊她不會放棄,會一直兼著做。「讓這些阿公阿嬤叫自己為丁老師,會讓我有責任與使命感,我一直請他們叫我子芸就好,但他們還是不改口,因為他們的年代對<老師>這個職業是非常敬重的。」

「多給老人一些溫柔、讚美,他們就會變得很可愛」這是丁子芸接觸陪伴長輩後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