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黨產案後,教育部打算介入《國語日報》認定是否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卻引起舊董事及100多名員工抗議教育部接管,到底,《國語日報》屬於誰的?

抗議案起於8月30日教育部邀集《國語日報》16名董事召開座談會,會中原本打算釐清《國語日報》內有無教育部出資,會中10名董事對教育部未待董事會開會,就在簡報中指出:「國語日報社『應認定』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10名董事因而退場表示抗議,董事會及員工也對董事長林昭賢出賣報社、違背職務,連署要求他辭職下台。

如果《國語日報》不是教育部捐助,那它的資金怎麼來的呢?那就來看一下《國語日報》的歷史吧﹗《國語日報》的創刊,是國民黨「國語政策」下的產物,戰後的1945年,來台接收的台灣長官公署一成立,1946年10月025日,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就決議「自本年10月25日起撤除本省境內所有新聞紙、雜誌附刊之日文版,並令各縣市政府遵照。」抵台不久的陳儀長官,更嚴禁在共種場合使用台灣本地語言。同一時間,陳儀也向當時的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請求派遣專家,來台協助推行「國語」,1946年3月21日,委員全部抵達台灣後,開始籌設「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和各縣市「國語推行所」,這兩個單位後來就成為台灣「國語政策」推行的主要機構。

1949年之後,國民黨政府經由制定法律,讓各級學校透過嚴厲的禁止與處罰,將學生對母語的負面認同,深化到他們的心靈,使得台灣本土語言被逐出校園,最後只能退入家庭,在整體環境影響下,又漸漸遭到台灣人家庭的摒棄,台灣人的語言文化遂漸漸流失,這種現象在都會區則更加明顯。

除了透過法律手段來貫徹「國語」的推行,國民黨也透過大眾傳播媒體,來營造說國語的社會環境,包括廣播、電視、電影三種媒體各有不同程度的管制。電影方面,對台語片採取不輔導、不獎勵的措施,將台語片排除在金馬獎之外,任由市場將其淘汰;廣播對語言的使用比率雖未嚴格執行,但對節目內容則是緊密地加以控制,也必須受警備總部的審查;電視是穿透力最強的媒體,不但嚴格限制語言使用比率,更控制廣播頻道分配權與經營權,本土語言節目實施事前審查和監看,由各單位組成的「審查小組」負責審查,而由新聞局主辦,通常安全問題由警總審查,教育文化問題由教育部負責,國策思想部分由文工會主導,本土語言劇本則由警總負責審查,本土語言甚至被執政當局用來做為思想控制的工具,以夷制夷地醜化本土語言,除了廣播、電視、電影之外,貫徹「國語」政策,最重要的莫過於《國語日報》。

前《國語日報》社長洪炎秋,在〈國語日報15年〉(收入1964年出版的《廢人廢語》一書)一文指出,《國語日報》最早是教育部,在1948年台北市設置「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閩台區辦事處」促成誕生的。1948年10月25日正式創刊,社長魏建功、總編輯梁容若,發行之初,因經費無著,銷路又打不開,最後無法維持,而於1949年初,將編輯、印刷工作都移到台灣省國語會,借重省國語會人力辦報,省國語會則利用報社的印刷設備,解決「國語」書刊傳佈的困難。為使《國語日報》得以維持,並由吳稚暉具名,邀請本省人士杜聰明、游彌堅、洪炎秋等人,連同省國語會委員方師鐸、梁容若等人,於1949年3月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推傅斯年為董事長,洪炎秋為社長。

1955年初,《國語日報》脫離台灣省國語會,成立《國語日報》股份有限公司,仍由洪炎秋任社長,1960年再改組為「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同時加聘省教育廳副廳長、台灣省國語會副主任委員、國民教育科與社會教育科為當然董事。此後的報社人事,也一直與省國語會的委員高度重疊,具有濃厚的官方色彩。

1970年代以後,各級「國語」推行機構功能萎縮之時,《國語日報》與報社,便成為推行「國語」最重要的機構與工具。洪炎秋在〈光復節與國語日報〉一文曾說:《國語日報》完全是一份為了「撲滅日本語文的遺毒,進而推廣國語教育,光復中國精神」而設立的報紙,但「國語政策」表面上是要撲滅日本語文的遺毒,實際上則對台灣的本土母語,產生更嚴重的戕害與滅絕。

1998年10月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同年12月21日施行,之後經過幾次修正,2006年10月20日,內政部正式公告,《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於2005年12月31日當然廢止。

顯然,凍省之後,原省國語會業務,理所當然移至教育部,前教育部長、現任《國語日報》董事長林昭賢,向教育部報告《國語日報》屬於政府(教育部)捐助財團法人,實有所本。

《國語日報》對推行國民黨「國語政策」有功,但扮演戕害與滅絕台灣的本土母語的角色也很稱職,台灣民主化之後,當年借助國家資源成立的報館,現在因為坐擁黃金地段與龐大資產,如果可以任由它逐漸轉變為私人控制或牟利的生財工具,只能說,台灣人真是善良啊,滅了妳的母語,又可以不受節制,任由私人集團來掌控國家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