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條魚標本的背後,都是生命,我們不希望買活魚來製作,會盡量找已經死亡的,像蜥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張至維博士說。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動物死亡後,生命被昇華,讓大眾更認識牠們是科普教育的價值。

最近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前進馬來西亞,在當地舉辦的「雀斯派倫特˙費雪」特展中,工作人員帶去了大大小小五百件透明標本,就以「透明魚」最吸晴,一間小小的展示廳,擠進滿滿人潮透明魚展,而目前在海生館展出的透明魚─地震魚同樣受到歡迎。

為了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了解生物演化過程,海生館的幕後研究人員必須使出混身解數,把平日使用的研究方法與技術,像變魔術般製作成看得懂的科普知識,而且甚至越是五彩繽紛越能吸晴。像最近海生館送往馬來西亞展覽的透明魚標本,就是從無脊椎演化到脊椎動物的歷程,研究人員運用魚類學和比較解剖學相當普遍的技術,先將魚類標本以酵素分解肌肉細胞後,再利用漂白化學藥劑將肌肉透明化,然後將骨骼染成有藍、有紅的色彩, 讓民眾肉眼很容易識別:藍色是軟骨,紅色是硬骨。

張至維博士說,製作生物標本,大家熟悉的甘油,研究人員放入甘油後,物體就會發出折射光,讓視覺上出現透明感,標本開始變得透明。透明魚標本的製作難易不同,研究人員跳脫科學的艱澀,科研標本轉化成吸引目光焦點的科普展示,拉近了民眾與科普距離。

國立海生館前進馬來西亞舉辦科普展,五百多件標本展示,非常吸晴。   圖:海生館/提供

雞與老鼠的透明標本。   圖:張至維博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