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正式登場的腳步近了,駐村藝術家和在地社區居民力製作的結合環境藝術的作品,幾乎已經就定位。其創作過程充滿童趣和驚奇,只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藝術家,化身成手作大師、工藝大師,將融合在地人文特色、地景風情的元素,發想創意設計,與在地社區動手作,用行動落實藝術裝置環境,完成一件件環境裝置藝術品,錯落在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副展區-八德竹宵社區,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八德竹宵社區可是老老小小總動員,動手作藝術,嘴上說文化,就是要用藝術,傳承在地特色和文化歷史。

出身桃園市新屋的藝術家潘羽祐,也是去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駐村藝術家,常常於製作作品過程中,完全撩下去的潘羽祐,常常被旁人誤以為是水泥或油水潻工班的頭頭,因實是在太專業了,8月4日《霄裡風》作品,終於完工!潘羽佑歷時半個月多駐村,與霄裡國小和元智大學實習生、香港實習生的參與,沿著霄裡國小外牆所設計繪製及泥塑的《霄裡風》作品!

《霄裡風》潘羽祐創設意念如是說,一陣風,吹散了雲霧,也吹落了一地的景物,成為 到處可拾綴的風景,勾勒出霄裡的人文風貌與記憶。

是的,《霄裡風》正是透過霄裡國小學生泥塑手,捏完泥巴,完成溪邊陂塘邊昆蟲小動物之後,繼續繪製屬於竹宵的文化寶貝-玉元宮、文馨堂、唐朝居、石母娘娘廟、浣衣池,讓來桃園遊賞「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旅人,得以透過一件件,附著在霄裡國小外牆,小小泥塑及散落在路邊手繪的白色學生椅上的圖樣,走過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霄裡國小活動中心,就是這樣變成一座藝術創作工廠,除了潘羽祐外,來自日本越後妻有藝術祭的藤井芳則,今年依舊攜手駐村創作,和潘羽祐同時在霄裡國小活動中心尬創作。

桃園八德竹霄地區流傳一句諺語:「食不完霄裡米,斬不盡鶯歌竹,行不盡霄裡埔。」在溪圳、埤塘、先祖與今眾共同努力下,將霄裡里打造成桃園的魚米之鄉,「拓墾源頭」及「自然地景」的雙重象徵,讓桃園八德再度成為「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副展區。

透過「藝遊八德:環境藝術行動」計劃,邀請8名國內外資深藝術家,在八德展區媒合在地社區、社群及學校辦理超過50場藝術工作坊,合力完成6件地景藝術作品,透過參與式藝術凝聚社區共識,反思自身環境議題、生態變遷及開拓史,疏導、溝通並解決日常公共議題,再現昔日親厚、緊密的情感。

潘羽祐的《霄裡風》是其中一件作品, 另外;還有黃蘭雅的《水花漂》;陳杏芬的《水丁香之夏》;藤井芳則的《戲畫青蛙》;林彥良、王昱翔、歐鴻金火的《池畔的童年》;鈴木貴彥的《自然與文化》。8月18日9月3日,到八德走走,了解桃園如何經由藝術的元素,呈現教書科裡看不到的桃園文化。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八德副展區一桃園八德竹霄地區流傳一句諺語:「食不完霄裡米,斬不盡鶯歌竹,行不盡霄裡埔。」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霄裡風》正是透過霄裡國小學生繪製屬於霄裡的文化寶貝-玉元宮、文馨堂、唐朝居、石母娘娘廟、浣衣池,讓來桃園遊賞「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旅人,走過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霄裡風》透過霄裡國小學生繪製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霄裡風》透過霄裡國小學生繪製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霄裡風》走過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透過「藝遊八德:環境藝術行動」計劃,邀請8名國內外資深藝術家,在八德展區媒合在地社區、社群及學校辦理超過50場藝術工作坊,合力完成6件地景藝術作品,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霄裡風》透過霄裡國小學生繪製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霄裡風》透過霄裡國小學生泥塑屬於霄裡的文化寶貝讓來桃園遊賞「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旅人,走過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霄裡風》正是透過霄裡國小學生及元智大學和香港實習生繪製,在地文化寶貝-玉元宮、文馨堂、唐朝居、石母娘娘廟、浣衣池,讓來桃園遊賞「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旅人,走過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霄裡風》正是透過霄裡國小學生及元智大學和香港實習生繪製,在地文化寶貝-玉元宮、文馨堂、唐朝居、石母娘娘廟、浣衣池,讓來桃園遊賞「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旅人,走過八德竹宵百年的歷史人文。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家潘羽祐歷時半個月多駐村,與霄裡國小和元智大學實習生、香港實習生的參與,沿著霄裡國小外牆所設計繪製及泥塑的《霄裡風》作品!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家潘羽祐,也是去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駐村藝術家,常常於製作作品過程中,完全撩下去的潘羽祐,常常被旁人誤以為是水泥或油水潻工班的頭頭,因實是在太專業了!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家潘羽祐,也是去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駐村藝術家,常常於製作作品過程中,完全撩下去的潘羽祐,常常被旁人誤以為是水泥或油水潻工班的頭頭,因實是在太專業了!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霄裡國小活動中心,就是這樣變成一座藝術創作工廠,除了潘羽祐外,來自日本越後妻有藝術祭的藤井芳則,今年依舊攜手駐村創作,和潘羽祐同時在霄裡國小活動中心尬創作。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副展區八德竹宵社區裡的落羽松林   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