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近年來大張旗鼓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期待能藉此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並消化中國過剩的產能。然而,南亞第一大國印度不但拒絕參加中國在今年5月所舉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近日更派軍隊跨越國界阻止中國在爭議地帶修築道路。兩國陳兵對峙,各自放出絕不退讓的消息。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許多專家警告,與印度對峙,將對中國抱以厚望的「一帶一路倡議」帶來傷害。

澳門軍事專家黃東指出,中國是在玩心理戰,但必須明白的是「即便它能在陸地上擊敗印度,解放軍的海軍也不可能突破印度的海上圍堵。」中國高度仰賴石油進口,並且超過80%的石油是從印度洋經麻六甲海峽運回來的。

黃東指出,印度從來沒有屈服於中國的「胡蘿蔔與棒子策略」。印度位處中國能源生命線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位置,冒犯印度,只會把它推向有意封鎖印度洋和麻六甲海峽來包圍中國的敵對陣營。

中國南亞學會(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outh Asian Studies)前會長孫士海也擔心,30餘年來最嚴重的中印對峙,將激起印度人反中國情緒,加深兩國之間的不信任與敵意。如果不妥善處理,長期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擴張外交與經濟影響力、推展「一帶一路倡議」,將造成負面的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茶圖芬提(Dr Rajeev Ranjan Chaturvedy)也認為,中國當局最近幾天的強硬姿態,只會加深與印度之間的嚴重不信任。他指出,印度不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部分原因,是受到中國高鐵工程單位的惡劣態度影響。中國當時一副要求印度對中方的條件全盤買單的態度,使問題變得很複雜(後來印度當局拒絕中國高鐵,選擇日本新幹線系統)。

印度拒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斥資5百億美元要興建「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並且把印度視為領土的喀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Gilgit-Baltistan)涵蓋在內。

印度智庫「觀察者研究基金會」(the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賴潔希(Rajeswari Rajagopalan)指出,中國的行徑,只會讓印度更不願意重新審視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反對立場。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希望透過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   圖:翻攝維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