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訪亞航 蔡英文:「國機國造」的政策不會改變
- 台大生製爺們T挺管 管中閔現身感謝
- 端午節將至!3部會聯手用食安五環護粽香
- iPhoneX銷售不佳 蘋果Q2主打庫存產量僅800萬支
- 周末好樂在桃園平鎮公園 管弦樂團免費賞
- 農博SHOW農機!多國使節讚嘆台機械CP值高
- 軍改案立院衝突 北檢要速抓帶頭大哥
- 中南部水庫好渴!氣象局:今年梅雨正常至偏少
- 台北燈節將納北車行旅廣場?柯P:帶動雙子星標案
- 金正恩:只要文在寅邀請 隨時願意走訪青瓦台
- 西半部空品今橘一片!午後雲嘉南地區恐亮紅燈
- 彩虹起義發起同婚公投! 苗博雅等人送3萬份提案書至中選會
- 登革熱疾病疫情再起!做這四步驟就可以遠離牠
- 貢寮音樂祭徵選報名延長!得獎樂團可發行數位單曲
- 嫦娥當鄰居!北京擬建有人月球基地 外媒:中國版阿波羅計劃
- 擔任蘇的競總主委? 陳菊:支持蘇貞昌、做好總統幕僚長
- 台中將大停水 民眾趕緊儲水去
- 實現台海互利共榮 陸委會:「和平與溝通」是重要關鍵
- 金正恩板門店會談快閃 晚上就回平壤
- 戈壁驚險路跑 政大戈十三誓言破紀錄
根據BBC中文網昨 (18) 日報導,1988年時台灣正積極發展首枚核彈,但一名軍事科學家張憲義叛逃至美國,揭露台灣發展核武的計劃。直到最近張才接受專訪表達立場,而他說,唯一的遺憾就是父母過世前,未能見到他們最後一面,並表示自己是台灣人、是中國人,不希望在海峽兩邊的「中國人」自相殘殺才做此決定。
BBC中文網說,至今批評者仍認為張憲義是叛徒,不過他並沒有感到後悔。張憲義在美國愛達荷州接受訪問時說:「假如讓我重新再來,我仍然會這樣做。」張憲義今年73歲,叛逃美國前,官階為上校,1988年張憲義從台灣叛逃至美國,這是張首次接受訪問詳談當時發生的事情。
BBC表示,美國與台灣關係緊密,張憲義叛逃看似令人費解。不過由於張憲義的關係,華盛頓政府得知台灣政府秘密下令科學家發展核武一事。BBC引述張憲義的話,由於中國共產黨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核武,而台灣人擔心共產黨會對台使用核武,而當時的台灣總統蔣經國病危,政局處於不明朗狀態,美國認為屬於鷹派的郝柏村將會成為下任總統。
BBC指出,美國擔心兩岸都會擁有核武,下決心要阻止台灣擁核及地區核武競賽,故美國秘密地招攬張憲義制止台灣的核武計劃。BBC引述張憲義的話,1986年時前蘇聯發生車諾比核事故,就在此時張開始懷疑台灣到底應不應該擁有核武,美國當時也說:「制止台灣核武計劃會促進和平,對中國及台灣都有好處。」於是張憲義被說服了。
BBC說,一些人對憲義讚譽有加,指他阻止了一場潛在的核戰;一些人則認為張令台灣失去自衛與自保必需的武器。民進黨反對發展核能核武,但擔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主席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並不認同:「不管你的政治觀如何,叛國是不能接受的……這並不是可以原諒的事情。」對此,張憲義堅稱,他怕有野心的政治人物會利用核武去重奪中國,並指當年宋美齡與一群效忠她的將領甚至成立另一條指揮鏈去加速發展核武。
BBC指出,王定宇否認這種說法:「我們絶對不會考慮。過去以來,歷屆台灣總統都曾暗示希望重啟核武計劃。不過由於美國反對,這些提議很快被放棄。」但外界認為若有需要,台灣有迅速發展核武的能力。然而核子議題上,近年中國威脅假如台灣發展核武,將會武力攻擊台灣。
BBC報導指出,張憲義對往事一直沉默,不過近年退休之後,他希望澄清事實,以口述訪問《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出版。由學者陳儀深進行訪問,書本去年十二月出版。而此書問世後,也重新激起討論──到底張憲義對台灣做了對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