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神聖」乃是引用法國人類學家馬克‧奧傑(Marc Augé)在觀察巴黎地鐵時所談及的概念;指的是每個人對於場所、儀式、節慶的歷史印象;從那些曾有過政治、社會文化和歷史意義的輝煌場域中,產生了某種對歷史和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而這種集體意義的神聖性,成為某種共同的歷史參照,或成為存在於個體身上,某些歷史記憶的碎片。而其集體意識所帶來的歷史感並不會那麼快消逝,而是逐漸失去詮釋它的能力──就像是被人遺忘般。

而為闡釋這樣艱深且少見的概念,策展人賴依欣邀請了藝術家們,以此概念為名進行藝品聯展。她希望藉由這次展覽,讓與會藝術家們帶領民眾從自身的環境、經驗與歷史出發,以臺灣的歷史建築與時空背景的轉換,作為創作思考的路徑, 探索歷史場域和政治、文化和個體之間的意涵與影響,思索記憶和認同如何在其中翻新重塑;藝術又如何創造一個管道,探索記憶與認同的生成或消逝;最後則是從中提升對歷史空間的記憶和認同感,以及其所遞衍的「破碎的神聖」與個體、集體間的關係。

「破碎的神聖」將分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和空總創新基地兩個場域展出。本次展覽除概念上的創新,在地點選擇亦別有用心。藉由兩個在藝術展演空間的場域特質,和象徵意義上分別具有代表性的場地。

在4月29日(六)到6月11日(日)這段時間中,藉由兩個主題「歷史空間的記憶和文化轉譯」和「政治空間的國家權力與個人的生命政治」,透過藝術作品思想的提問與應答,展開對於「破碎的神聖」不同層面的思考和對話;有部分作品的觀展與體驗甚至延伸至日常的生活場域之中,進而探索多重的歷史場域、記憶、文化轉譯和集體、個體認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