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前的今天啟用的「新北投車站」,1日回到新北投,由台北市政府盛大舉辦「新北投車站再現風華」活動。記者採訪到1988年新北投車站面臨捷運拆遷時,任職鐵路局的前員工江先生,他特別從雲林趕來參與開幕活動。他強調「文資重視價值不是價格,重視當地脈絡才能與在地生活連結。」

「文資面對開發往往弱勢,開發後地價上漲,淡水支線卻沒有一個車站保留。除了新北投車站。」不願具名的江先生表示,以前淡水站站長楊鵬飛跟他說,淡北支線在過去鐵路電氣化以前,用人工的老舊轉轍器卻唯一整點的車站,當初是日本人設計的;又以前公車不方便,不像火車這麼準時,民眾使用率高;1988年要拆除的時候,民眾都非常不捨,楊鵬飛還刻了「永懷淡水之旅」的印章,讓進出站的民眾蓋在車票上紀念。因為地上物拆遷發生很多困難,所以淡水線最早規劃,卻最晚動工,因為捷運沿線經過許多淡北支線鐵路設施而延宕。

江先生補充,全台老車站所剩無幾,以北港支線為例,當初是日本時代台糖鐵路支線最熱鬧、最賺錢的一條支線,是因為「媽祖信仰」,北港支線串連起全台的進香客,連結起「媽祖的道路」,還獲總督府頒發「福輪慈航」匾額。但戰後在國民黨政府的仇日情節下,北港支線的車站全數拆除,也就失去一窺當時祭祀文化的可能。

「政府到底是要把文化資產當寶還是當草?」他感慨當初捷運再蓋的時候,就不應該把車站遷到彰化民俗村,讓這些文物流落四處,再做保留就更加困難,後續保養維修就要花更多成本,遠不如鐵支路還在運作的時候,有老技師在定期保養維護。「搬到民俗文化村跟在地有多少連結?只剩下空殼子。」 他說。

新北投車站因為拆遷修復過程中原木料泡水受損引發爭議;江先生表示,如何保存古蹟,「修復」是一大關鍵,他在「雲林行啟記念館」修復過程中,認識當地的老師傅,說原本日本時代外推的窗戶,因為接手的「軍公教福利中心」覺得占空間,改成上下拉的窗戶,也為貨物進出把一些窗戶打掉。老師傅說,跑遍了五金行都找不到原來的材料,只好用技術與替代材料盡量修復到接近原貌。 

江先生表示,文資保存除了「功能性」要保存,很多原來的材質、運作方式與修復方式只有老師傅才知道,有賴少數工匠傳承下來。然而,台灣的文資保存實在讓人感慨,官方知道價值也不講,只負責搞破壞;面對保存聲音,就說要經過多少協調、走多少公文、要有專責單位管理很麻煩,最後以「不具經濟效益」為由拆除。文化資產淪落至此,官方要負最大責任。

江先生認為,能理解市政府服膺文創潮流,沒有活動就沒有人潮,沒有人潮就沒有錢潮,需要假藉文化活動創造商機。但即使有很多「文化創新」,也不能遮掩「文化原貌喪失」的嚴重性。「台灣燈會在雲林舉辦,能取代雲林北港的巷弄燈區式小型燈會嗎?」他說,前者不能取代後者,因為後者是在地文史工作者把在地文化的精緻面傾巢而出,包含巷弄間民間自發的台語燈謎活動,是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

面對新北投車站終於回家,江先生仍擔憂,鐵路局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文資保存最後會回歸到財務問題;即使政治人物說未來把火車頭擺回來,但能夠讓它動嗎?恐怕都「走樣」了。

江先生強調,文化資產與當地生態與生活脈絡相結合是很重要的,不然只能讓人拍拍照片上傳臉書,「擺在那邊像『化石切片』,留在當地跟擺在博物館裡不一樣。」他認為文化資產應該仿效日本等先進國家,可以整體地做保留規劃,而不是徒留建築空殼。

新北投車站今(1)在官商雲集及一片爭議聲中啟用。   圖:汪少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