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在多個地區推動養水種電計劃,其中,佳冬鄉的浮動型太陽光電設備更是舉世聞名,繼德、英、日等國派員來台參訪後,3日由屏東縣政府環保局長魯臺營帶隊,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來參訪屏東的綠能設施。

屏東縣政府在88風災後於林邊、佳冬鄉等地推動養水種電計劃,佔地面積約43.4公頃,總發電量達23.4MW(百萬瓦),全年發電量約有3100萬度,希望藉此輔導農漁業者轉型,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減少地層下陷、土地鹽化等問題。同時,也使農地利用符合經濟效益,並達到災區土地轉型。

位在佳冬鄉大武丁抽水站對面的滯洪池,自2016年2月啟用全台首座水面型太陽能光電,目前已成為全台唯二的商業運轉系統之一,也已完成499 kW(瓩)的設置,每瓩發電3.5度,平均每日可發電1,750度,足以供應175戶人家的日常用電。

屏東縣綠能推動副召集人暨環保局長魯臺營指出,水面型的太陽能光電設備可以藉由降溫效應以提升發電效率,同時,也可以減少水蒸發、改善優養化,此外,在發展太陽能時,常面臨土地取得不易的問題,透過水面浮動太陽能光電設備也可以解決。

這次屏東的綠能設施受到美國在台協會的關注,特別派代表前來實地參訪,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