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前,「新頭殼」傳出即將熄燈(編注:新頭殼因有新的資金及技術的加入,2017年仍將為讀者提供服務。),除了深感惋惜,並未做出其他打算。倒是過沒幾天,先後有三家新媒體邀約寫專欄,讓我十分訝異,原來,我在「新頭殼」長期默默寫的文章,即使稱不上有廣大影響力,但至少有讀者願意支持。

坦白說,寫專欄是我所有工作裡,時薪最低的一項。而且,聽不到讀者的喝采聲,也看不到收視率的回饋,但我卻持續耕耘,就是因為我告訴自己,我從文字媒體出身,文字是我的根,即使電視影像再絢麗逼真,都無法像文字一樣,能令人深層思考。

也因此,無論錄影、演講,或其他顧問工作再忙,我還是設法擠出時間,希望能寫出一篇篇對年輕讀者在理財或就業上,有所助益的文章。

而堅持寫作,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對「職場身分」的自我要求。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在某金融機構遭無預警的裁員,被迫離開高階主管的位置之後,我就深刻體認到——無論再怎麼拼命工作,也難敵大環境的威脅,偏偏年紀越大,越難轉換跑道,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永保彈性,多幾種職場身分,機會越多,就越不容易被淘汰。

套用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書中提到的人生四個象限,把人生分為雇員、自由職業者、企業所有者和投資者四個象限,多數人一生中都處在雇員這個象限,一旦失業了,經濟就頓失依靠,萬一無法如願重回職場,就有可能每況愈下。

相反的,如果我們也能積極發展另外幾個象限,例如:擁有更多的專業技能,成為自由職業者,就算公司倒閉了,也能立刻被其他企業延攬,甚至只專職接案,也可以在賺取報酬和享受生活中求得平衡。

當然,學習投資理財,不單單只靠體力賺錢,而是用腦力、用錢滾錢,不必再看老闆臉色,更重要的是,投資理財沒有年齡限制,人生就算走到70歲,還是可以藉此創造收入。

話說回來,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起碼要努力拓展三個象限,所以,我既是自由職業者,可隨心所欲決定要接哪些通告和演講,不接哪些違背專業的活動;但同時,我又是雇員,受雇於兩家知名企業,擔任顧問職務;投資者角色則是窮盡畢生戰戰兢兢追尋,卻又無邊無涯的領域。

猶記得研究所畢業,考進報社服務的第一天,總編就告誡我,「燕俐,妳要記得,報社這麼大,沒有人不能被取代,少了妳一個,報紙明天照樣出刊!」是的,唯有深切的危機感,職場之路才能走得又遠又寬。

歲末年終,僅以這篇文章送給我的讀者。想一想,你有幾種「職場身分」?如果自覺不滿意,也許明年該是拼一拼的好時候了!

作者:盧燕俐(財經媒體人、理財專家)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