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目前召開的17次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表現,多個公民團體肯定其「推動公眾關注」與「資訊透明化」表現;但「促進解決方案」與「促進世代間、職業別和諧」則是敬陪末座。學者王儷玲26日表示,此次年金改革至少應該做到財務30年永續、不破產;而「地板」的設定,至少應該要能維持基本生活、免於飢餓。

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今年6月成立以來,共召開17次會議,現在即將進入分區擴大會議階段。對於年改會表現,由多個關心年金改革的公民團體組成的「好命退休方案」,邀請金融、產業負責人,以及具備保險與公共政策專業的62位學者專家,為年金改革委員會的表現打分數。

調查結果發現,在5個面向中,以「推動公眾關注」(74分)與「資訊透明化」(69.55分)最為突出;「專業能力表現」拿到63.05分,落入及格區;「促進解決方案」(46.85分)與「促進世代間、職業別和諧」(41.1分)則是敬陪末座。

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王儷玲表示,評比的結果顯示大家對於年金改革委員會是很期待的,而且認為這次年金改革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她也肯定這次年金改革委員會的努力。

王儷玲認為,政府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提出一個具體可行的方案。這個方案至少應該做到財務30年永續、不破產。改革的結果具象後,接下來就是需要財務分析。如果這個改革方案是專業的、大家可以認同的,在立法院通過的機會就會較高。

至於年金改革的「地板」與「天花板」應該如何設立,王儷玲表示,這個還是需要精算才知道是否可行;但就第一層社會保險、地板部分,應該是至少讓大家免於飢餓、能照顧基本生活;至於天花板部分,到底要放在職業年金,例如勞退或退輔制度的功能,其中包括退撫制度有其文官制度想要留下最好公務員的功能。

對於年金改革是否可能在1年內完成,王儷玲表示,要全部完成是不可能的,而是應該在1年內提出短中長期白皮書,3-5年要做什麼,5-10年要做什麼,10-15年後要做什麼;這應該是多元漸進,需要慢慢落實世代公平。「好命退休專案」核心成員包括「點燃公民平台」、「今周刊」與退撫精算專家、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王儷玲所領導的研究團隊。

由學者專家組成的年金改革團體26日舉行「好命退休」記者會,出席者包括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保險學會理事長王儷玲、燃點公民平台發起人蔡致中、今周刊社長梁永煌、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李瑞珠(由左至右)。   圖:林朝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