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29日召開第14次會議,正式進入實質議題討論。29日鎖定各職業別年金、保險制度的「財源」進行廣泛討論,軍公教代表均認為政府應該透過稅制改革有效「開源」,而非只砍軍公教族群等受雇者的福利來節流,讓年改會頓時變成「稅改會」。

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表示,年金改革沒有學問,就是「多交少領晚退」,但談財源都只有在現有制度下談,沒有關注未來財源的挹注,而國家當前財政困難,就是因為稅基大量流失。他強調,政府為了長照制度,要調漲遺贈稅,甚至考慮調漲營業稅,但一個影響層面比長照更廣泛的年金改革,國家一毛錢也不出,只想減輕負擔,改革都指向受規範的對象,而不朝增加賦稅空間來處理,政策明顯就是傾向財團。

全教產副理事長劉亞平也認為,年金的財源不是砍軍公教的給付水準就能補足,「你把軍公教砍2成,分給其他人,一個月也才多122元,這些錢在未來的中高齡化社會能夠做什麼?」他說,財政窟窿這麼大,如果沒有在體制上進行調整,那年金改革永遠也吵不完,「今天吵完,5年後還會再來一次。」政府如果負責任,應該要去談怎麼樣能把經濟弄起來,而不是靠受雇者多繳少領,「這樣緩不濟急啦!」

高雄市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吳美鳳表示,年金財源不外乎就是開源節流,但「開源」目前只看到要受雇者多繳,「其他的在哪?」她表示,軍公教的優惠存款在這幾年改了好幾次,但政府從來沒說這些省下來的錢用在哪裡。因此,她呼籲三節獎金、年終慰問金等這些省下來的錢,都應該全數回饋到退撫基金跟保險基金當中,維持基金穩定。

對於軍公教不斷在會中呼籲「稅改」,年改會委員、民進黨立委王榮璋就笑稱,如果不看會議標題,還以為是「國家賦稅改革委員會」,但他強調,即便稅收改革後有充足財源,但是不是年金虧多少就補多少?這一部份還有待商榷,因為就算有足夠財源可以撥補,還是要符合公平原則。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也表示,有些委員建議稅改、甚至拍賣國家土地來支持年金財源,但如果制度本身產生的問題沒有探究,「若干年後,我們可能還要再想國家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賣。」他認為,應該要先看制度是否能在內部達到合理化的財務分配,再來討論是否還有其他財源基礎,況且,若將稅改盈餘全部挹注在退休給付上,其他社會福利也會受到排擠。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也表示,租稅制度的改革應該是配套,而不是年金改革的主要解決方法,應該要先把年金改革的標的提出來,讓大家知道「籌措財源要做些什麼」,針對給付上的落差、不公平不合理的給付是否可以解決,再來談財源的問題。

面對軍公教不斷要求稅改,民進黨立委王榮璋表示,不看會議標題,還以為來到「國家賦稅改革委員會」而非年改會。   圖:翻攝自年改會直播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