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是一位聰明的總統,她對台灣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有清楚的體認,對問題的複雜性,能夠清晰地分析,對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可是對於如何把事情搞定,則恐怕有些想法過於浪漫,尤其是想藉由召開國是會議以凝聚共識的部分。

過去在李登輝及陳水扁主政時期,曾經舉行過三次可稱之為國是會議的大型會議,都達到了主政者所期待的目的。蔡英文在其中若干會議裡也扮演重要角色,成功的記憶猶在腦裡,或許因此對運用國是會議以處理重大政策爭議情有獨鍾。

不是正規方式而是手段

2013年,當時在野的蔡英文就要求總統府裡的馬英九召開國是會議,以凝聚國人共識,解決國防改革、核四爭議、兩岸談判監督機制、年金改革、修公投法、尋找台灣經濟發展模式,以及12年國教如何順利實施等問題。當然,馬英九不予理會。

今年520蔡總統就職後,召開國是會議以解決重大問題的行動,就緊鑼密鼓地展開。年金改革籌備會已經成立而且討論了三次,幾乎陷入泥沼。有關司法改革,也不順利,為了趕在十月召開國是會議,匆促提名的正、副司法院長人選,正面臨嚴峻的考驗。

國是會議並不是正規處理政務的方式,可是它是一種政治手段。政治手段好壞,端看它是否能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常和它牽涉到的條件有關。

與對手結盟壓制反對派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他們所擧行的國是會議,有三個共同點:

首先,從權力的結構來講,總統所要達到的目標,反對者都來自黨內,奧援反而是在黨外。第一次國是會議,李登輝想要憲改,解決掉萬年國會的問題,反對者是黨內的法統派,友軍則是黨外的民進黨和無黨籍人士。第二次國是會議,李登輝想要凍省,處理掉「葉爾欽效應」,反對者是黨內的宋楚瑜團隊,黨外的民進黨毫無疑問是支持凍省的。阿扁時代的「經濟發展會議」,是想解除李登輝時代「戒急用忍」的緊箍咒。同樣地,反對者在黨內,盟友在黨外。

簡單來講,幾次國是會議權力運用的策略,都是具備相當權威的領導者,跟原本的政治對手結盟,來壓制黨內的反對派。

其次,國是會議的議題,憲改、凍省、戒急用忍等等,都還是比較懸空的議題,有長遠影響,但可能遭受立即損害的族群人數很少,無法在會議中、會議外,形成強大的反對力量。

第三,國是會議的目的,是要塑造全民支持的改革共識,如果會議中發生劇烈爭辯、抗爭,甚至形成僵局,就很難說得上成功。所以三次國是會議代表的産生、議題的擬定,以及會議希望達到的結論,早在會議前,就有重量級的協調者各方穿梭,就怕會議過程中哪裡突槌,壞了大事。

回歸民主政治傾聽意見

從這樣的角度觀察,以目前的條件,蔡總統召開國是會議解決問題的作法並不樂觀。

無論是年金改革,或是司法改革,要被改革的對象都在外部,人數衆多,而且改革議題牽涉到非常個人切身的荷包和職場生涯,協調困難。改革的阻力,與前三次國事會議不可同日而語。

小英總統希望追求共識,相信溝通的力量,這是她的領導特質,我們應該尊重、鼓勵,而且祝福。即便國是會議不見得就如小英總統主觀期待地順利展開,還是應該運用這些場合,攤開具體真相,進行實質的溝通與討論。

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回到民主政治、責任政治的常軌,在通過立法前,有完整的公聽會程序,邀請所有利害相關者代表,充分陳述意見。政府必須認真傾聽這些意見,衡量得失,審慎形成政策,而且為這政策的成敗負起完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