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健保署20日下午首度公開全台各醫療院所護理人員照護病患比例排行,2015年「護病比」最高的前5家醫學中心,分別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大醫院、台南奇美醫院、台中榮總、花蓮慈濟醫院,中國附醫在去年12個月中,有10個月的護病比超過1:9,顯示血汗護理人員超量工作的困境。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明,「護病比」是每一位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比例,可用來衡量護理人力足夠與否的標準,必須搭配每家醫療院所的病床數、占床率一起計算。目前醫學中心的護病比標準為1:9、白班則為1:7;區域醫院護病比不得超過1:12;地區醫院醫護比不得超過1:15,若醫療院所醫護比達標,可在原有健保給付之外,再獲得9%至11%的專款加成。

根據健保署資料分析,在全台各大醫學中心,去年1月醫護比最低的是新光醫院1:6,最高的是中國附醫和萬芳醫院的1:9.5,至於每位護理人員照顧6名病患和9.5名病患相較之下,是否會因照護人力落差影響病人照護品質?健保署則無法回應。

健保署分析,去年共投入20億元鼓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依照人力推估,目前全台26家醫學中心約有37,000名護理人力,去年健保署挹注3.3億元加成專款,若每家醫學中心的醫護比均可達標,平均每位護理人力每年可增加8,918元收入;至於全台371家地區醫院共約21,000名護理人力,健保署共支付7億元,若醫護比可達標,平均每位護理人員每年可增加薪資約為33,761元。

儘管如此,因為地區醫院的護理工作相當繁重,平均每位護理人員要照顧15位病人,在請不到護理人員工作的情況下,健保署的加成給付成為「看得到,拿不到」的帳面數字。

健保署坦言,2011年至2012年中,全台共有17家醫療院所做的假帳,例如:替護理人員做制服、提撥給福委會等方式,申報醫護比加成專款,目前健保署已追回200萬元,卻不肯公布違規申報的醫療院所名單。

李伯璋指出,從2010到2015年,全台共增加8,945名護理人力,包括醫學中心3,623人、區域醫院4,636人、地區醫院690人,卻無法說明增聘護理人員的流動比例,也無法反映血汗醫護的實際工作困境。

李伯璋強調,今年8月1日起將寄發網路問卷,調查全台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力薪資,用以檢視醫療院所是否將健保署撥付的醫護比加成專款,依照比例撥發給護理人員,日後也將規劃將各醫院護病比公布於網站上,提供護理人員謀職與病患求醫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