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數人忙著咒罵台灣的種種負面問題,只顧著彼此批評,或片面誇大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美好,不斷內耗台灣前進能量的同時,有一群人選擇了默默地為這塊土地多做一些事,多盡一分力去改變現況,守護台灣人敦厚勤樸的價值,「斯土斯民」的動人故事正在你我周圍上演…

2016年盛夏,遊客不斷湧進「林百貨」這棟台南近年來最夯的歷史建物,為的是體驗古蹟結合文創的時尚感。1932年12月林百貨開幕時,同樣湧進大批人潮,則是為了感受新潮時尚和奢華品味,迎接台灣摩登時代的來臨。可惜後來歷經戰亂歇業、政府徵用、荒廢破敗,直到一家對台南充滿感情和使命的在地企業接手經營,才得以重現風華。

「你看!這個東西好可愛,好有創意喔!」一群年輕人在林百貨內圍著文創商品的專櫃,不時拿起文創工作者的作品觀賞;有人專注地看著歷史文物展覽;有人擠到指針型的骨董電梯前排隊,等著乘坐高齡80多歲的老電梯;有人忙著在店裡的老櫃子、老窗戶前拍照留念;有人逛累了,便跑到樓上的「林(台語諧音的飲)珈琲」,喝一杯充滿懷舊風味的咖啡。

結合在地特色的文創商品,常吸引大批年輕人駐足參觀。圖:黃博郎/攝

在大批年輕人之中,偶爾也會出現幾個白髮蒼蒼的長者,他們的步調相當慢,每一面牆、每一塊地板、每一片窗……,都細細地看,只因為這裡充滿了他們童年和青春歲月的回憶。一位阿嬤正羞赧地和一旁的人說:「以前在這裡吃一頓飯要花一個月的薪水,我來這裡相親一次就嫁了,唉呀!一頓飯換一輩子喔!」

這樣的人潮,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林百貨上演。

還有許多曾在台南居住的「灣生」,獲知林百貨重新開張後,先後拖著老邁的身軀回到這裡,用日語夾雜些許台語,激動地訴說他們和林百貨的故事,傾吐他們和台灣的深厚情感。

這就是林百貨!

林百貨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建物有多老、多美,而在於它承載了太多人的故事和回憶;如今在有心的企業接手經營後,加上文創概念發揚光大,更背負了新時代文藝復興的光榮使命。

「一般的企業在意的是損益和曝光率,我們比較在意的是台南人的想法。」林百貨襄理曾芃茵說明高青時尚公司接手林百貨的初衷。「當初公司明知這不是賺錢的生意,仍決定試試看,可能是基於一種對台南的使命感。心想這樣一棟極具歷史意義的歷史建物,總該要有人用心投入,2年下來,經營過程雖然辛苦,還遇上登革熱導致遊客銳減的衝擊,每天等不到遊客上門,難免感到挫折。」「不過,台南人和遊客給我們的回報更多。每當看到阿公、阿嬤前來重拾回憶,看到中年人特地帶著父母來此回味,看到年輕人在此發掘文創之美,就覺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她強調,林百貨象徵的是台南過去的風華,充滿許多老台南人的回憶,是相當珍貴的資產。台南的文化能量很強,不管是建築或社會氛圍,都是其他城市無法取代的。為了發揚在地特色和文化,經營團體投入很多心力舉辦藝文活動,開發獨特文創商品,結合林百貨的窗花,融入洗石子地板的圖案,還結合在地老店,推出限定版的文創商品,逐漸受到各界關注,也帶動了台南文創的新能量。未來希望林百貨能成為一個品牌,進一步累積這個品牌的價值,凸顯這座城市的特色。「透過林百貨,讓世界看見台南、看見台灣。」

高青時尚公司是林百貨再生的幕後推手,該公司為高青開發公司的文創事業體,旗下的Focus Square時尚流行館,是台南唯一在地百貨公司,也是年輕學子重要的聚集處,扮演帶領年輕流行趨勢的重要角色。該公司近年來積極投入參與公益活動、文創專案,也積極與各大學合作,發掘文創人才。林百貨是高青時尚參與地方文化培育與文創產業的新起點,作為城市產業發展的一環,結合各界力量在此投入全新的想像,打造一個新的台南文化窗口,迎向世界。

高青開發的關係企業─台南企業公司,則是一家營運績效卓著的上市公司。2001年企業成立40週年時,為落實回饋社會的理念,台南企業董事長楊青峰、副董事長吳道昌與家族成員,慨然捐助600萬元基金,成立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秉持以人為本、關懷社會的企業理念,以紮根及深化教育的方式,培育優秀服裝創意設計人才,推展自然與文化資產保存、推動城市美學及文化創意等活動,落實基金會回饋社會之理念,長期認養的巴克禮公園已成為聞名海內外的都會生態公園,對生態發展極具貢獻。

高青開發和台南企業近年來積極投入文創和生態工作,已為台南注入許多充滿能量的活水。多年來,他們始終無怨無悔地付出,只因為他們堅信「企業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營業數字多寡,而是對於社會的價值。」 

林百貨小檔案 

林百貨(ハヤシ百貨)被台南人稱為五棧樓仔(Gō͘-chàn-lâu-á),由日本商人林方一投資。林方一於明治16年出生在日本山口縣的山村,年幼時父母即離世,靠叔嬸照料,但叔嬸也相繼離世,留林方一和姊弟相依度日。明治35年,他進入山陽鐵道株式會社工作,6年後離開創業,開設運貨運商行,明治45年來台南闖天下,在吳服店當帳場,工作8年之後,馬場德次郎提供住屋讓林方一創業開設小商店,之後又陸續開設兩家商店,賺進他的第一桶金,接著再投資4家會社,讓他累積創設林百貨的資金。

1932年12月5日,林百貨開幕,僅比號稱「七重天」的台北菊元百貨(已拆除)晚幾天開幕,也成為台灣第二家大型百貨公司,以及南台灣最大的現代百貨公司。令人遺憾的是,林方一竟在林百貨開幕前病倒,於1932年12月10日病逝,由家人接手經營。

林百貨的建築是屬末廣町「店鋪住宅速成會」街屋中最大的一間,樓高6層,由當時任台南州地方技師兼台灣建築會台南州支部長的梅澤捨次郎設計,梅澤另一作品為現古蹟原台南警察署廳舍,田村作太郎負責施工。當時現代建築剛起步,人們尚無法接受直接裸露的混凝土,便以洗石子或面磚來作為模仿石材或磚紋的外表裝飾,林百貨在外觀上同時運用這兩種形式。該建築內部設施在當時也是相當現代化且受注目的,除裝設當時罕見的電梯(台語:流籠)、手搖式的鐵捲門,頂樓也興建神社「末廣社」。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林百貨因為鄰近市區政經中心,而受到美軍轟炸波及,留有不少彈孔。戰後數年,國民政府來台,由台灣製鹽總廠(後改為台鹽實業)與「鹽務警察」共用林百貨辦公,頂樓則作為防空戰備之用,後來台鹽辦公處遷往健康路,林百貨開始荒廢,外觀有如破敗的危樓。直到1998年林百貨才被列為市定古蹟,產權歸市府所有,於2013年修護完成,並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展開經營權的委外作業,經過公開評選之後,由高青時尚取得委外經營權。相隔81年後,林百貨改以台南文創百貨店的型態新生,也成為台南新摩登時代的窗口。

罕見的復古指針型電梯(台語:流籠)十分吸睛。   圖:黃博郎/攝

林百貨頂樓迄今還保留1933年設置的神社「末廣社」。   圖:黃博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