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於28日公布一項最新民調指出,相較於認同自己為某國公民,越來越多人認同自己為「世界公民」,且仍持續增長中。調查指出,這項趨勢在新興經濟體上顯而易見,這些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較開放、不封閉,且具備國際意識。

這項民調是BBC委託民調機構GlobeScan針對全球18個國家,多達2萬人進行調查,在新興經濟體國家中,多達56%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世界公民,多過於母國公民。

這樣的跡象在奈及利亞(73%)、中國(71%)、祕魯(70%)以及印度(67%)幾個新興機濟體中特別顯著。相反的,在工業化國家中似乎顯示出相反的跡象。在這些富有的國家中,對於世界公民的認同感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逐漸衰退,在德國,只有3成民眾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GlobeScan指出,這項數據是近15年以來最低的數字。

另外,世界公民的認同度最弱的國家為印尼,僅有4%,顯示出印尼高度的地方主義特色,視自己的社群為定義自己最重要的方式。

研究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民調也顯示了德國近年來對於移民政策的反省,以及未來將對難民政策採取何種開放程度。數據顯示,54%的德國人贊成敘利亞難民到德國尋求庇護,也有絕大部分的德國人在移民政策上保持中立;在英國,對難民表示歡迎的人數則高達72%。

俄羅斯則是最反對移民政策的國家,只有11%接受敘利亞難民;值得注意的是,高達84%的西班牙受訪者認為,應該收容更多的敘利亞內戰難民。

另外,在北美中也出現不同結果,77%的加拿大人對難民表示接受,但這項數字在美國卻降到55%。

在跨國婚姻認同部分,有46%的德國人表示不確定,或表示視情況而定;79%的法國人對不同地區、種族的跨國婚姻表示歡迎。不過,俄羅斯對於跨國婚姻多達43%表示抗拒,其中高達2成以上表示強烈反對。而西班牙僅有5%表示強烈反對,同時也是歐洲國家中對於世界公民的認同度最高的國家。

整體說來,受訪者認為國籍比宗教更能定義自己,但巴基斯坦人卻是例外,有43%的人以宗教為重;在美國,有15%的受訪者先以宗教定義自己,但只有5%的歐洲受訪者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