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封面,黑底,書名反白。用類似建築藍圖的白色線條稿,畫了一個狀似總統府的書櫃,這也是2016年國際書展上,「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攤位的空間擺設設計圖。書櫃前有一個戴帽子戴眼鏡的人牽著一隻狗,這應代表著「漫步」兩字意象(總統府前的凱道,也是近年各項重大議題抗爭集會的場所)。書封唯一非灰階的色彩,是一個鮮黃色的圓形(太陽?太陽花?),放在狀似總統府的書櫃上,讓畫面似乎有一些弦外之音。

台灣書店歷史,其實不只是關於書店倒閉與新成立的編年紀錄。廣義來說,台灣書店歷史,幾乎是台灣近代「知識」傳遞流通的生活史,影響日常生活所及的各個層面。今年1月底出版的這本《台灣書店歷史漫步》,整理談論台灣現代書店的起源,從日本統治的時代開始記錄。有文獻紀錄可供考據的書店,確實始於日本時代,不過在1895年前,台灣沒有「知識」在常民生活中(非科舉考試用的背誦知識)流通?1885由英國長老教會巴克禮牧師創立的《臺灣府城教會報》(現今仍持續出版的《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就用羅馬字拼寫台語發刊。報刊上除了宣教文章外,也有一些英美最新科技、公共衛生教育的新知。以當時台灣的情境,學習羅馬字比學漢字容易,不少人藉著閱讀該報文字,得到西方的知識。

知識傳遞交流關乎於載體(文字);載體媒介又關乎於政治。文字是人類歷史中,維繫政權者絕對會嚴格控制的媒介。台灣島上的知識傳播演變,也受到近代殖民政權更迭的影響。回頭再來看這本書的封面,選擇一個非常政治的場所圖樣放在封面,就不難理解撰寫這本書的精神。從日本時代,台灣人自己開設的書店,一直到解嚴後風起雲湧的獨立書店。由「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主編的這本書裡,順著這些書店與出版業故事看下來,對於「獨立書店」的定義(目前尚無嚴謹定義)與社會意義,讀者心中應該隱隱有了方向。

我念大學時,是千禧年前後,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雖然是第三類組為主的學校,在社團中,接觸了社會學、西方文學、女性主義。有機會到台北時,總是一定會去公館一帶,逛一遍唐山書店、女書店、晶晶書庫。感覺好像要一口氣吸足了幾個月的養分儲放,才甘願搭車回高雄。不久後,高雄開了以性別議題為主的「好書店」,我第一次看楚浮的電影、遇到蔡明亮……都發生在這空間裡。這也是書既是商品,又不只是商品的一個最大特色。書在市場有定價(即便是最終的趁斤論兩),但書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可能是無價的。或說同一本書,在不同人心中的價值可能差異極大。那麼放了許多書展售的空間,對於一般人的意義是什麼?連鎖、獨立、網路書店,都有它存在於現代生活的需要。差別只是取得書本的便利程度而已。只是這樣嗎?我不會在網路書店遇到作者和他對談,也不知道同好(甚至是可以辯論的不同意見)大概是什麼樣的人,自己對於一本書的詮釋和別人有何不同有何差異?為何有這樣的落差?這些都是閱讀一本書以外的延伸收穫。

應該很多人都因為類似的機緣,得到許多人生的啟蒙。所以對於實體書店,還是有其感性因素去支持經營。或許因為創意,或許因為真的賣書環境艱困,本書中也介紹不少提供多元服務的書店,有可以拿書換菜的(自己用自然農法耕種的農產品)、有專營東南亞移民工主題的、有兼營民宿的、有結合繪本閱讀推廣的、有和社會運動密不可分的……,各自在不太肥沃的土壤上,努力的存活,努力的開點小花。

生活除了陽光、空氣、水,還需要一朵小花。只是,有花開就會有花謝。漫步完台灣書店百年歷史,未來的人與書關係會演變成什麼?閱讀的主流載體與媒介是什麼?紙本書與實體書店還需要存在?這些問題,闔上書本後更讓人值得深思。

作者:謝一麟

(編按:此篇為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所推出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