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因辦活動而結識的台北朋友詢問,《濱線追憶—哈瑪星的五四三》這本書還買得到嗎?我說一刷500本已經賣完,絕版,市面上都買不到(後來訊息貼於臉書,有別的朋友當初多買,願意割愛)。那有無再刷打算?應該沒有,自力自費出版的書,如果再花一筆印刷費,能不能回收都是風險。而且也要出第二本書《新濱老街木工班—一場關於文化及城市的再興運動》。可能不會回頭再刷加印。要往前看。

 

這兩本書的出版單位是「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社團法人。非政府組織)。很多人以為這單位都往後看,談過去,看歷史(背後的白話是說:沒效啦。不思長進。這能賺錢嗎)。許多人心生嚮往旅遊的國際城市,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去到那個城市,就能輕易感受到很強的歷史時間綿延感。有最方便的現代生活機能,有摩登的場館,但也隨手可摸到數百年前的建築,博物館裡有千年前的生活痕跡,這些都是他們的日常生活。有趣的是,台灣人寧願花很多錢去國外看別人的日常生活,卻不太在意自己生活周遭。如果不珍惜50年歷史的物件,那哪來的百年歷史物件?我們在過往的足跡裡,確認自己正在前行,也更清楚方向。

 

書中木工班第一班學員,後來成為進階班助教的藍少賓寫道:「會社努力地保存這個街廓,不是為了造神或是文創空間,而是因為貼近、同理居民的心情」。木工班第五班學員蕭孟曲說道:「新濱老街上的老鄰居—駱家、陳家和龔家等,不時坐在門前或是來到我們身邊,回應以肯定的眼神和笑容,我相信,哈瑪星老屋的靈魂,也是保佑著我們施工的順利與安全」。

 

會社成立後大約花了將近一年時間,盤整資源,調查研究,用民間自發性的大木作木工班,以逐步修整新濱街廓木屋,同時傳承學習大木作工藝智慧為目的。此外,也以此為擴大社會參與的手段,讓不同背景的公民可以藉由實作勞動與場域、住民產生緊密的連結。「讓學習的過程,就是社會實踐的開始!」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的陳啟仁副教授在推薦序裡這麼說著。

 

書中從都市發展背景、在地文化行動、木工班學員參與觀察的角度,紀錄並論述著這3年多來的「非典型」實踐之路。從《大家來寫村史》社區意識萌芽的年代,至今差不多20年。現在公民很忙,寫社區史已是基本功,還要18般武藝精通。因為歷史留下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難解,如果有捷徑或一勞永逸的方式,那問題也不會積累至今。

 

摸著石頭過河,斬草開路,在反帝、反殖民、反壓迫的運動年代過後,成為青世代拒絕短效政治、幫派輸誠贓分利益、代議政治失靈的世代人文風景。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林崇熙教授在書中序文標題寫著「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突破來自非主流的力量」。文末:「新世代青年不再需要卡里斯瑪(charisma)式的英明領袖來帶領集體性發展,而是各個有意識的文化主體透過協力自造網絡來發展自己的生命。當各式各樣的協力自造網絡發展出豐富的多元生命而相互交織時,台灣的新文化發展就開始有希望了。」

 

如同Alain Touraine的提問(也是書名):我們能否共同生活?島上正面臨著解嚴後,以及高度全球化背景下,世代差異與人口結構的生命經驗衝突。當虛幻的發展名詞漸漸被愈來愈多人發現是「海市剩樓」(剩炒樓賺錢)後,這艘島船能往哪裡去?

 

1960年代,美國青年的「在路上」(On the Road)是面對大環境的無力,開展我倆沒有明天式的嬉皮探險。2015年,台灣青年仍無力,但是「在路上」是一種必要的過程與狀態,文明無法一步到位。只有扎實的人與人影響、辯證、交流,這樣過程累積,社會才會真正進步向前(並非誰上台誰下台就會改變)。在這樣的路上,摸石過河的故事就是島上最有內涵的人文風景。

 

作者:謝一麟

 

(編按:新頭殼網站與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

書中從都市發展背景、在地文化行動、木工班學員參與觀察的角度,紀錄並論述著這3年多來「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非典型」實踐之路。圖:三餘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