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日前在市政會議上通過2016年度預算,其中歲出計列1618.25億元,而第2預備金編列高達15億,比往年的9到9.5億元高出將近6成之多。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3日上午表示,15億佔北市府歲出1600多億中不到1%,但各局處在編列預算時,根據過去的邏輯思維都會多編列6%的工程預備款,這才是預算編列中的大問題。他認為應實報實銷,如果把這些保留款集中,統籌運用,就不需要編列這麼多。

針對柯文哲在明年度的二備金預算多編列了近6億多,編列預算的主計處處長梁秀菊對此解釋,因為2016年將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世界設計之都等國際活動,「不可預期的臨時需要會增加」,同時為因應大型天然災害發生的可能,因此,主計處在今年4月編列預算期間,建議柯文哲在二備金多作編列。

柯文哲上午出席活動後受訪時,對此問題並沒有正面回應,他說,若以北市府歲出1600億來看,第二預備金編列15億,以整個數字來看,佔比很少,不到1%。他接著說,以前編預算時,每個局處因為很難預測未來的事情,所以在編預算時都會編列6%的工程預備款,但這就有問題,他舉例,一個案子預計花94塊,但每個局處卻會編列100元,現在應該把這概念倒過來,「實報實銷,不要為了擔心未來,故意增加6%預備款」,把不確定因素用總控處理,這是他的概念。

柯文哲反問現場媒體,目前公家機關的預算制度,業界包括鴻海、蘋果公司有沒有採用這種編列方式?根本不可能,因為這樣的做法,整家公司會在1年半內無法開創新的計畫。因此他希望能將這些保留款集中,再做統籌運用,每個單位編列所需經費,有多的需求再來要錢。

柯文哲也拿前苗栗縣長劉政鴻當例子指出,苗栗縣財政惡化成這樣,這是一天、一個人造成的嗎?一個國家應該建立一個確實的制度,不是只有口水講完了就沒事。

最後,柯文哲認為自己是「挑戰中華民國預算編制」,他只是要大家開始誠實面對問題,「目前預算制度符合21世紀快速變動的社會嗎?」如果不是,就請大家開始面對,如何改變這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