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集美國前第一夫人、前參議員和前國務卿多項職務於一身的希拉蕊終於宣布參選2016美國總統大選。一改2007年爭取民主黨黨內提名的強勢與個人為主的文宣主軸,希拉蕊透過社群媒體發表參選影片,選擇退居幕後,讓育兒媽媽、工廠老闆、鄰家大嬸、亞裔女性、西班牙裔兄弟檔與同志伴侶等不同膚色、性別、階級、族裔的普羅大眾當主角,訴求「每一天美國老百姓都需要鬥士,我願意當這名鬥士」,成功揭開選戰序幕。

儘管現階段在民主黨內無人能敵,民調也穩定領先共和黨可能參選者,但19個月後,希拉蕊能否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這條白宮之路仍然充滿重重挑戰。弔詭的是,希拉蕊的總統夢除了要靠她自己修正原本孤傲、不近人情的性格,展現與民同在的柔軟身段和政策方向之外,還必須寄望於兩個男人身上,一位是她丈夫也是前總統柯林頓,另一位是同黨的現任總統歐巴馬。

前總統柯林頓卸任14年,依然活躍美國政壇與國際舞台,更是希拉蕊進軍國會和爭取2008年民主黨總統提名的選戰軍師。一直到現在,柯林頓的民間聲望都還領先希拉蕊和歐巴馬。他善於聆聽、溝通、說服的形象,剛好是希拉蕊的對照,也難怪柯林頓經常搶過希拉蕊的媒體鎂光燈。如何將柯林頓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又不至讓真正的主角失焦,正是希拉蕊未來選戰的關鍵。

如果希拉蕊當選,她也將創下另一個紀錄,就是自1951年美國實施總統兩任任期限制制度以來,第二位繼承同黨在位8年總統的候選人。另一位正是1988年接班雷根總統職位的共和黨老布希。當時卸任前的雷根有「偉大溝通者」的美譽,深受美國民眾愛戴,共和黨和老布希選戰團隊的士氣也高昂。

也因此,希拉蕊的命運和現任同黨總統歐巴馬的政績息息相關,而她並未選擇與歐巴馬切割。現實是希拉蕊也很難切割歐巴馬,因為她曾經擔任歐巴馬首任4年的國務卿重要職務。而歐巴馬現在的支持度約45%,縱使沒有雷根末期高,但至少還比2008年時共和黨的小布希高,而且美國經濟漸有起色、失業率也有所改善,歐巴馬的移民政策嘉惠不同族裔選民。更重要的是,希拉蕊需要歐巴馬的死忠非洲裔選票和協助募款。所以希拉蕊將訴求在歐巴馬這些良好政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經濟分配不平等與薪資停滯問題,展現她會做得比前任更新、更好的決心和行動。

當然,背書歐巴馬也有風險。根據CNN民調,每10個美國人中有6人希望改變歐巴馬的政策。有更多人認為歐巴馬是一位「被高估」(overrated)的總統,未能如其競選承諾給美國政黨政治帶來和解,共和與民主兩黨的政爭更甚於小布希時期。

但是根據《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所做民調,只有37%民眾希望新總統能帶來新方向,卻有55%民眾期待一位有經驗的總統。這和希拉蕊陣營內部評估採取此一與歐巴馬靠攏、卻又能凸顯希拉蕊豐富行政、外交與國會經歷的策略不謀而合。

外交政策是希拉蕊另一專長。歐巴馬近來積極推動與世仇古巴恢復邦交,乃至於與伊朗簽訂核子框架協訂等,都讓共和黨掌控多數的國會兩院義憤填膺、磨刀霍霍。主張「交往與協商式」外交政策的歐巴馬能否成功馴服緬甸、伊朗、古巴等極權國家,且在烏克蘭、敘利亞、新伊斯蘭國等議題上避免留給下一任難以收拾的爛攤子,不讓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受到質疑,也是希拉蕊可以區隔歐巴馬的機會。

無論如何,這兩個男人代表的都是過去,希拉蕊需要告訴選民,她能帶領美國走向未來。

作者:劉世忠為自由撰稿者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