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之後,買東西就越來越少殺價。通常老闆開價多少,只要我覺得物有所值,價錢負擔得起,不打腫臉充胖子,就掏錢買單。反而有時老闆會愣了一下,自己主動幫我打折或給贈品。

當然,店家主動自己降折扣的部分,我也樂於接受,不會堅持非要原價購買。

說來好笑,迷戀折扣的台灣,許多店家為了因應客人的需求,多多少少都會在定價上浮報一些。

或許你會覺得我傻了,買東西竟然不殺價。

我不是不會,而是不想,特別是在我自己有能力了之後。

就算當傻子也無所謂,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有一套維持系統運轉均衡的禮尚往來原則。購物會殺價者,工作時也會碰上殺價的老闆或客戶,買東西時不願意讓商家賺取合理利潤,非得將對手砍價砍到再無利潤可言的人,遲早也會在人生的某個轉角處,碰到把自己殺價殺到無利潤可圖卻還是非得賤價甚至賠本出售的狀態。

這是一種公道的均衡!

近年來台灣社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買東西時非有大折扣不然不買,不然就得用力殺價。漲價更是萬惡之源,一有商家想反映成本調漲產品/服務價格就被罵翻天,甚至直接拒絕消費。商家一漲價業績就跌,動則得咎,死命咬牙苦撐的越來越多。

更奇妙的是,不准漲價的社會,卻又抱怨企業沒有良心,感嘆薪水不漲反跌?

須知道,薪水想要調漲,得在商品/服務為了反映原物料而調漲時,一併調整才有可能。當社會氛圍發展成,有商品/服務漲價就被抵制或拒買,企業主只到原物料真的非漲不可的時候才調漲產品/服務價格,又怎麼可能調漲員工的薪水?

別說調漲薪水不可能,勞工的薪資部分更成為最好壓制成本的方法。例如,資深年長或專業的需要高薪,那就找理由開除或資遣換年輕沒經驗的,或者乾脆外包。外包的好處是省去勞健保支出,福利獎金與各種公司行政攤提,對企業來說更划算而品質也不會太差。

總的來說,當消費者時不讓商家漲價,買東西非得殺價殺到見骨,逼得企業只能以成本價出售的社會,是不可能加薪的。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生產和消費區分開來,當成兩件截然不相干的事情。錯了,現代人同時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我們消費別人生產的產品/服務,別人消費我們生產的產品/服務。

當我們買東西也殺價或瘋狂追逐折扣時,沒有道理抱怨消費者買我們生產的產品服務時總愛追求折扣或殺價。

這是個惡性循環!買東西越愛殺價的社會,產品/服務越不能正常調漲價格反映成本,最後就反映在生產的勞工的薪資所得的停滯甚至下跌上。

當然,不是鼓勵大家從此開始揮霍浪費,高價買入一堆沒必要的產品/服務,而是買東西時,不要只一味追求CP值,不要覺得便宜又大碗才是好,更要考慮CV值,只要在自己負擔的起的範圍內,讓店家也能賺入合理利潤,照顧其事業與員工。

真的刀刀見骨的砍價,逼死有良心的好廠商,最後只是將市場拱手讓給無良黑心商人,以黑心原物料混充販售(更惡劣者,甚至透過廣告行銷建立品牌形象,賣價還比市面上同質性商品高),劣幣驅逐良幣,讓情況更加惡化而已!

學習分辨產品的好壞,不盲信廣告行銷與品牌形象,支持有心做好產品/服務的優良廠商,建構自己的優良來往清單,樂於與更多人分享,透過集體的力量,支持良幣驅除劣幣。

與其因為流行、便宜或方便而買,不如更審慎的思考,購買生活中真正需要的產品/服務,別再為了跟隨流行或滿足慾望而買,甚至為了買那些奢華商品,而節省了民生必需品的花費。常常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一點是,人們寧願節省吃的費用,吃很糟糕的食物,好購買用過即丟的流行或炫耀性商品。

熱衷用過即丟的拋棄式商品的社會,勞動力也會成為用過即丟的商品,不會被保護或珍惜。人們對待物品的態度,終將反映到對待人身上來!

我們不需要便宜、虛假又壓榨勞力所生產的商品,來假裝自己活得豐盛富裕,我們應該選擇精緻、真實而美好,照顧土地和勞工的必要產品,透過消費來彰顯社會公義,恢復市場秩序與社會信任,進而繁榮社會發展。

記住,每一次的購物,都是用口袋裡的錢投票。要為了方便或便宜把票投給黑心商人,就得有覺悟繼續生活在「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的惡性循環環境裡。當然政府失能,無法從嚴立法替我們遏止不肖廠商的橫行也有過錯,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太過輕忽怠慢消費資訊的判斷,甚至用行動支持劣質廠商生產假商品,也同樣得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做到我們該做的改變才行!

作者:王乾任(社會觀察家)

(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