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黨等環保團體日前爆料,除了蘭嶼和現有核電廠外,還有核廢料放在人口密集的桃園,而曾在核能研究所任職副研究員的賀立維博士更指出,核研所多次發生氫爆甚至大火,災後廢水就直接流入附近的大漢溪中。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核研所今(22)天下午召開「揭開核研所神秘面紗」記者會,邀請媒體入內參觀相關設施,並承認曾發生6次氫爆,雖然核研所一再強調,經過10多年環境監測,目前已恢復至自然環境輻射背景,但爆料成真讓當地人更感恐慌。

對於核工專家賀立維爆料,核研所曾發生高達7次氫爆,甚至2度失火造成人員受傷,核廢料嚴重污染附近的農田跟大漢溪,環團痛批政府長期隱瞞,當地有高達85%的民眾不知情。

核研所下午公開位於桃園龍潭鄉的園區,針對該園區內核廢料乾貯場曾發生氫爆,外傳已污染農田和大漢溪,導致附近原住民部落因此罹癌率偏高,對此,所長馬殷邦博士回應,目前乾貯場已加蓋鐵皮屋加強管制,而乾貯場內的燃料棒也早已運回美國,另外,遭污染的土地是國有地,目前定期偵測只有自然環境中的輻射值稍高,完全符合法規,現在也已設立「環境試驗區」離大漢溪1.2公里,不會污染水源。

馬殷邦說,根據紀錄資料1988年到1991年,乾貯場因為要將使用過的燃料棒運回美國,但部分護套年久劣卮,導致燃料棒中的金屬鈾和水氣產生氫氣引發氣爆共6次,氣爆威力可將人震倒,但已有放射性物質釋出,又因為大雨淹水讓放射性物質隨著出水口排至核研所後方的國有林地,1992年發現時,輻射值是自然輻射值的3倍,所以,國有財產局擴大劃出2.3公頃土地以圍籬圍住,並依原能會所訂士壤與污泥清除標準,將受影響的土地挖除2公尺後再覆新土,所清除的污染土壤也運回核研所儲存,1997年清理完畢後,經過10多年的環境監測,已經恢復到自然環境輻射背景變動範圍。

至於目前核研所確實有非核電廠的核廢料,但核研所強調,均依法保管,確定安全無虞。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每年都會定期及不定期抽查多次,均符合安全標準,IAEA 2006年核子保防聲明,台灣所有核物料均維持和平使用。周圍環境在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獨立持續綿密監控下,安全並無異常。

對於民眾質疑核研所內有核廢料,當地人居然不知情,馬殷邦說,早就已經因為此事多次到桃園縣議會說明,公開透明,絕無隱藏情事,馬殷邦強調,「我自己就在這裡工作,我跟我的家人更住在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