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民主政體都會有府會矛盾,甚至府會衝突的現象。正面地來看,政府想做事,議會要監督,大家都在做分內的事。負面地看,府會互有所圖,各懷鬼胎。但是只聽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社會不會進步。到頭來選民還是要判斷,是誰在做事,是誰扯爛污。

本來去年底就該審完的2014年高雄市政府預算,在市議會躺著過完舊曆年,一直拖到上週四(2月13日)才開始實質審查,結果掌控議會的國民黨議員,只花一個上午就審完,而且大筆一揮,狂刪歲入57億。

市議會統刪市府歲入57億,而歲出部分,除了指名刪減活動費2.8億外,其餘歲出的減少,則要求市府自行調整,擺明要讓市府當刪減預算的「壞人」。今年是選舉年,國民黨利用預算審查「搞破壞」,對陳菊市府團隊今年施政一定造成影響,可是當「預算效應」逐漸擴散,恐怕國民黨議員也討不了便宜,年底選舉時會被加倍奉還。

陳菊市長以率市府團隊向市民哽咽道歉的方式,為市議會的「不理性」做出鮮明回應。其實,整個社會輿論對市議會宣稱為市民「看守荷包」的說詞,是質疑大過贊許的。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市府並非沒有覆議的空間。只要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議員支持,陳菊便可以覆議成功。但是覆議曠日費時(市府須在文到30日內提覆議,而議會則須在15日內議決),況且覆議成功只是讓預算案回到原點,必須重新審議,到時候幾乎所有局處首長又要長時間耗在毫無效率的議會裡。

陳菊稱這次市議會的統刪「見血見骨」,因為雖然市府總預算高達1,326億,但扣掉法定支出,真正市府可以支用的預算只有204億,其中資本支出124億,不計入已砍掉的2.8億活動經費,國民黨所砍的54億,其實已逼近一半原本規劃的經費。今年對於在高雄市執政的民進黨市府,會是非常困難的一年,如何調整預算並且展現政績,是陳菊團隊在選舉年的重大考驗。

「統刪預算」的政治效應如何,關鍵在於一般市民對陳菊運用預算施政的滿意度。

根據各項媒體民調,在大多數高雄市民觀感裡,高雄市長陳菊是卓有政績的。陳菊執政亮眼,一部份是在看得見的硬體建設,另外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由於許多讓人感受得到的成功活動,像黃色小鴨的展出,分別在高雄、桃園及基隆3地,但就是在高雄轟動成功,其他2處則是風波不斷。國民黨議員基於選舉考量,不樂見陳菊太過風光的活動,因而狠刪活動經費,固然是讓市長難堪,讓陳菊穿小鞋,但也可能惹惱在這些活動裡感受到幸福與榮耀的高雄市民。

這10幾年來,高雄除了多項地景建設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之外,其實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也徹底改變了過去高雄給人「文化荒漠」的印象,更落實了高雄做為一個「宜居城市」的地位。像舉辦了14年的「高雄電影節」,已經發展出與「台北電影節」分庭抗禮、饒富品味的南方特色,而它的全部活動經費,竟然被粗暴地整筆刪去,難怪這幾天來網路上罵翻天。沒錯,在市議會掌握了多數的國民黨議員,是有權力對預算動刀,但是市民也會問,這些只剩下政治算計的議員,對高雄未來的城市發展,究竟是抱著什麼樣想像。

民主制度裡的議會政治難免各有政治盤算,就像陳菊主政下繽紛多彩的文化、觀光活動,也一定蘊涵有政治目標的設定。但是好的政治行動,是讓大多數參與的人,都感覺有所收穫,政治人物也在這些行動裡水漲船高。然而這次高雄市議會的預算暴衝,則是無人受益,徒留罵名,真正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年底選舉時就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