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今(21)日表示,人民觀審制度是推動司法改革的基礎工作,人民適當參與審判,可以讓人民有機會貼近、瞭解司法,也讓法官體會民意、做出更貼近民意的判決,讓判決結果更能為人民所接受,「我希望大家理解政府推動觀審制的迫切性」。

馬英九上午在總統府與司法改革團體座談,民間團體代表包括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理事長高金枝、法官蔡新毅、張永宏、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董事林永頌、執行長尤伯祥、中華民國台灣法曹協會理事長高思博、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蘇友辰等,對於人民觀審制,馬英九做了以上表示。

馬英九說,司法改革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民眾的感受不深,這與個人經驗有關,因此,他要求落實準時開庭、改善問案態度等技術層面的問題,以建立民眾對司法的第一印象。

馬英九指出,「觀審」顧名思義,就是看,表意而不表決,人民實際參與司法的審判,讓法官來做最後把關,但法官要對人民所表達的不同意見做出回應並提出理由。去年司法院委託民調顯示,81%的民眾認為實施觀審制後,有助於提升司法信賴度。

他認為,觀審制是超越黨派的一個重大改革,但任何改革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不論是日本或韓國,也都經歷不同的政黨輪替,但他們都堅定推動重要改革。「我希望大家理解政府推動觀審制的迫切性」,不分朝野一起推動,才能把司法改革再往前推進。

馬英九強調,自己對於司法獨立的堅持絕不妥協,絕不允許外力干預司法獨立,中間沒有任何灰色地帶。

馬英九表示,他上任後積極推動司法改革,包括:廢除實施超過60年的最高法院保密分案制度、完成「刑事速審法」以及「法官法」的修正等,如果當初因為其間爭議而不推動的話,現在一定都還停留在草案階段,「當我們踏出這一步之後,就有機會把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