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蓋洛普發布在全球141個國家民眾進行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結果台灣人對於未來的悲觀程度排名全球第6,是亞洲最悲觀國家。但中央社記者發稿後,卻被編輯台壓下不發。對此,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總編輯呂志翔今(31)日受訪都說,這是專業判斷,沒有政治考量。不過,台大新研所教授張錦華則批評,中央社拿人民的納稅錢,需提供資訊、監督政府,像這樣重要民調,不能故意把眼睛遮起來,假裝沒發生。

日前蓋洛普發布2012年全球各國人民對生活的滿意度調查,台灣和新加坡名列悲觀國家前10名。中央社駐新加坡記者呂欣憓7月22日搶先國內各媒體報導指出,「前10名的悲觀國家多位於歐洲,亞洲有2個國家上榜,分別是台灣和新加坡,台灣位居第6名,26%的受訪者對未來的看法偏悲觀;新加坡位居第9名,24%的受訪者對未來感到悲觀」。

新頭殼也取得該篇報導的發稿記錄,確認記者的確有發稿,但當天中央社卻未發出新聞,反而是改寫成英文稿件。而隔天包括蘋果日報、中國時報等國內媒體卻都有報導蓋洛普的民調。

對此,中央社總編輯呂志翔受訪指出,「沒有所謂壓不壓下來問題,就是個新聞判斷問題」。他說,這是蓋洛普一個商業機關做的報告,內容是否嚴謹、方法是否清楚、調查結果是否符合情況?「我們專業判斷覺得不要發」。至於有發出英文稿一事,呂志翔說,當天他並沒有特別注意。

對於外界質疑是否考慮到不利馬政府就不發稿,呂志翔則否認指出,中央社也曾詳細報導國際透明組織的民調,而這份調查對馬政府也並不正面;而國際透明組織是知名、被肯定的國際組織,蓋洛普卻僅是個商業組織,新聞的意義與份量是不同的。

對於不報導蓋洛普民調,陳國祥表示,非洲人、美國人對於國家的看法,母體完全不同,可以比較嗎?有無新聞價值需根據專業判斷;人民對於國家前途樂不樂觀,也不能類推成馬政府造成的。這是編輯部對新聞判斷的問題。例如遠見雜誌對於各縣市長的滿意調查,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屏東人評鑑他們縣長做得好不好,他的判斷標準可能跟台北市民不一樣;台北市民可能要求高一點,所以市長滿意度低,不能這樣就說屏東縣長表現比台北市民高。雖然他沒有問呂志翔為何不用蓋洛普的新聞,但即使呂不用,他也不認為呂是政治考慮。

陳國祥表示,中央社一天處理幾千條新聞,董事長會去管嗎?總編輯也不一定會管得到。至於媒體詢問他是否認同總編輯的做法?陳國祥說,這是屬於總編輯的職權,董事長如果去干涉個案,會沒完沒了。

對於中央社說法,曾擔任該社董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則無法認同。她說,就像日前國際透明組織也曾發布台灣的貪污指數,後來該調查的方法確實也有問題;但這些國際級的調查,雖然執行方式可能有問題,但還是應該重視、討論、甚至也可批評,但不應該壓下來。不能故意把眼睛遮起來,假裝沒發生。

張錦華說,當總統的支持度掉到13%,民眾對於國家的前途悲觀,也不意外。馬英九應該虛心改進,不能掩耳盜鈴。中央社作為國家通訊社,本來就該提供資訊;否則該社的可信度會受到質疑,對於中央社是得不償失。事實上,歷年來也不斷出現對中央社的質疑,應該好好反省。

至於董事長陳國祥認為,他不干涉編輯台個別運作,張錦華說,他既然是中央社董事長,外界如有質疑,就應該反省檢討。而且需重申新聞的最高職責就是客觀報導、提供資訊、監督政府。更何況中央社還拿了納稅人的稅金,如何跟全民交代?

此外,中央社前總編輯賴秀如日前在臉書發稿指責,這個每年拿了納稅人不少錢的國家通訊社,「已經太過離譜了,令人遺憾到極點」。她除了提及蓋洛普民調被總編輯壓下來沒發,「難道中央社不發稿,全世界就都不會知道這則民調嗎?」,也說包括台灣智庫民調,記者原稿指,「75%的民眾對軍方追查陸軍下士洪仲丘案沒信心,80.5%民眾支持在立法院成立調閱委員會監督洪案。」但經編輯後竟變成「『台灣智庫今天公布民意調查,80.5%民眾支持在立法院成立調閱委員會監督陸軍下士洪仲丘案。』75%民眾對軍方辦案沒信心的部分不見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部分也刪掉了!」

隨後,賴秀如表示,她收到現任董事長陳國祥簡訊提醒她應該「檢視所為批評是否偏差離基本事實,並以負責態度自處」。賴秀如表示,她非常同意陳董事長的求真態度,原以為她自己很有根據,但既然受到提醒,再度把這篇小心得提出,就教於中央社內外各位朋友,如果有任何偏差,或不是事實,請提醒她,她一定會好好檢討。非常感謝。

針對賴秀如的批評,陳國祥表示,台灣智庫的民調裡,導言雖然只用一個數據,但整個3個數據中央社都有用。他痛斥賴秀如「瞎了狗眼嗎?」「這是欺騙造謠」,如果不好好處理,「她需負法律責任,我們會把完整的兩條新聞稿公布大眾,看她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