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身處爭端不斷的東北亞海域,時常受到紛擾,而全球預防武裝衝突夥伴(GPPAC)即將首次來台,召開東北亞區年會,謀求區域和平。代表台北出席的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今(31)日強調,公民社會必須展現政府管道以外的力量,且菲律賓的知名意見領袖奧古斯托也將與會,這是在菲律賓海防隊殺害廣大興號漁民事件後,雙方民間進行和平對話的開端。

全球預防武裝衝突夥伴(GPPAC)是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發起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分15區,台灣加入東北亞區,組織成員皆以城市為單位。這次東北亞區的年會將有日本、韓國、俄羅斯、中國、菲律賓、蒙古、香港、及荷蘭總部等代表來台出席會議,希望達成「台北和平宣言」的共識,提交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討論。而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今(3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公開說明此行意義。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簡錫堦率先表示,環繞台灣的東北亞海域非常不平靜,島嶼之間的領土爭議很多,他認為非政府組織該為這些情勢盡一份力,希望公民社會能透過政府以外的管道,讓人們看見處理邊境糾紛的另一種方式。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徐斯儉則說,從廣大興號事件到現在,除了菲律賓的媒體來過台灣以外,大部分的對話都是政府對政府,卻沒有兩方的公民社會坐在一起談談,但政府的角色沒有退路,情勢常常上升到必須用武力解決,這對人民很不利,所以公民社會之間更該以夥伴關係為溝通盡一份心力。

徐斯儉也借釣魚台主權問題來說明,他表示,其實並非「台灣」在釣魚台爭議裡被邊緣化,而是「公民社會」被邊緣化,各國都是如此,只有政府在講話,尤其中國更由鷹派主導,來自各國民間的和平聲音都被邊緣化。他也提到廣大興號漁船被菲律賓射擊的事件,他說,事件發生後媒體都強調政府該以展示武力、部署演習的方式來表態,但實際上,國際之間的衝突往往是靠協商才能解決。

徐斯儉更提到,民間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和人物,比方說台灣就有一位年輕女性王郁萱是國際和平運動者,先前在韓國濟州島參加反美軍基地的活動,直到今年4月,居然被拒絕入境;他還說,日本的吉岡達也也將出席年會,他是著名的和平運動者、成立「和平船」組織,以旅遊的概念來推廣理想,當初更是反對日本修改和平憲法的主力之一。徐斯儉表示,這些特別的經驗和努力就是公民社會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的。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董事長陳瑤華也補充舉例,她以2008年前往日本演講的親身經驗,說明公民社會的聲音和力量比一般人認知的大。她說,當時日本國內正因憲法第9條,也就是非戰條款可能修改而鬧得沸沸揚揚,主流媒體卻看不到反對聲浪。沒想到,當她針對這個議題進行演講時,會場擠得水洩不通,其中有許多老阿公、老阿嬤,都是為了反對修憲、拒絕戰爭而來。

此外,陳瑤華解釋了「海洋意識」的重要性,她表示海洋的性質是流動、要求分享、共同儲備的,但小島很常被邊緣化、島民的權益被犧牲,常常作為軍事基地或被利用為核廢料場,例如琉球、關島,小島島民的人文和民生總是被忽略。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董事徐銘謙也說,陸地其實是限制,踏進海洋才與他國連結彼此,海是陸塊之間的廣闊元素。他也說明龜山島是台灣本土領海極東點,在龜山島上召開東北亞的年會很有意義,屆時更將發放「海洋公民護照」,讓人們記得自己全是海洋公民的一員,精神是包容萬物、強調對話。

綠色陣線秘書長吳東傑更說,現代的人權意義包括環境權、發展權、和平權,人民之間的衝突如果透過民間團體擔任中介角色,讓國家和社會形成合作關係,可能更有活力地解決紛爭,也帶動不同族群之間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