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今年首屆辦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昨(27)日上午由翁啟惠院長頒獎給本屆前故宮院長石守謙等5名得獎學者,每位獲頒獎金新台幣60萬元及獎牌1面。這個獎項,主要以鼓勵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者出版專書,深入研究學術議題並作出重要貢獻,內容含括文學、歷史學、人類學、法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

此次得獎作品分別是: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沙培德‧《走出帝制:近代中國國家觀的轉型(1885-1924)》;胡曉真‧《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馮品佳‧《再現離散:閱讀華裔美國女性小說》;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其中,對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也是前故宮院長石守謙得獎作品的評語認為,作者提出了共享的「文化意象」作為思考東亞文化共同體的準繩。文化意象既非語言,亦非圖像,但它可以透過語言、圖像之類的象徵符號或物件表達,因此出現在各種不同的類型。作者超越單一由學術、政治、宗教、經濟角度切入的既有模式,將傳教、貿易、朝貢等因子統合在此意象之下。從某方面而言,這個研究取徑延續了作者一貫以文化史治藝術史的立場,也可說是重塑了20世紀中葉德國學者 Panofsky 的圖像學典範。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沙培德(Peter Zarrow)的《走出帝制:近代中國國家觀的轉型(1885-1924)》作品,則被評審認為,他重現了將清末以降,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孫中山、章太炎、劉師培等人,不斷懷疑、腐蝕、動搖和衝擊中國有3,000年漫長歷史的專制皇權觀念的轉變過程。另一位史學界的英文同行則讚美道:本書是文化史、思想史和社會史的精心結合,為關於20世紀初期中國心靈和政治文化的重要著作,對充滿機會和危險的熱鬧中國轉型期,提供了深刻而活潑的描述。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胡曉真得獎作品:《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以清末民初上海舊派文人與女作家為研究對象,作者運用報刊資料,針對一些不同的個案,進行深入的解讀與分析,同時這些個案又彼此對照、互補,共同呈顯了清末民初的舊式文人與閨秀作家面對新局勢、新觀念的各種自我調整與堅持,並且具體示範報刊研究的方式與成果。論者並認為,本書突破了現今文學史研究僅僅側重新文學的研究方式,展現了20世紀初中國文學發展的多重視角,為近代文化與文學研究作出傑出貢獻。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馮品佳的《再現離散:閱讀華裔美國女性小說》,被認為相當全面地討論了英語語系與華語語系的華裔美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對象涵蓋了近10位不同世代的華裔女性作家。重要的是,馮教授善用她的雙語能力,在論證過程中清楚意識到自己身為台灣乃至於第三世界女性學者的論述立場,她透過這些作家的作品,勾勒出繁複多樣的離散女性主體;她的著作因此不僅對亞太地區的學者具有啟發意義,同時也填補了美國本土學者長期忽略或難以企及的地方。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從「現代性」與「全球化」以及「成年禮」的視角,以四川昭覺的彝族為對象的民族誌,無論在醫療人類學或公共衛生/預防醫學領域,都可謂兼具學術創新與政策啟發。

本書最大的突破,評審認為在於其超越理論層次的處理,深入少數民族的文化脈絡,批判與針砭當前在全球、國家、與地方不同層級的政策與施為;而作為一本公共衛生的個案分析,本書更不同於傳統的取向,能夠深探歷史與脈絡中的前驅力量,非僅強調短效性的技術介入。對未來的傳染病防治(特別是 HIV/AIDS)、物質濫用、少數族群與移民健康等議題,無論是在研究或實際政策的介入上,本書有著多元的政策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