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旅行和校外教學對很多人來說是童年和青春期的美好回憶,在增廣見聞的同時,也能夠和同學談天說地一整天,享受同儕友伴的歡樂。台灣目前約有11萬5千多名身心障礙學生,其中有10萬多名學生就讀於一般學校,他們不一定能像同校的其他同學一樣,參與學校所舉辦的校外教學和畢業旅行。殘障聯盟呼籲,各級學校在進行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的行程的規劃、交通工具的選擇、支持人力的安排等,應思考讓身心障礙學生也能盡情的經歷這些多數人的共同經驗。

11日新頭殼「一個不能少」節目邀請到身心障礙家庭的學生和家長,一起來談他們或他們的小孩從小參與校外教學和畢業旅行的經驗。

從小使用輪椅的陳秋慧說,國小、國中、高中的畢業旅行她都有參加,但國小和國中都是媽媽陪同,上下遊覽車都是由媽媽抱上車、同學協助搬動手推輪椅。不過身心障礙者家長劉俊麟表示,使用輪椅的兒子很排斥在同學面前被家長抱,學校在承租遊覽車時選擇了有升降設備的車輛,因此兒子可以順利的上下遊覽車,在車上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同樂。

同樣是使用輪椅的學生,周淑菁的女兒想參加校外教學可是費盡一番功夫。周淑菁說,學校一開始不知道有升降設備的遊覽車,因此訂了復康巴士讓女兒搭乘,但周淑菁認為這樣的出遊方式就像家庭旅遊,而不像和同儕一起校外教學,於是她自己尋找有升降車型的遊覽車公司、協助接洽、租車,讓女兒可以和同學一起搭車出遊。後來學校每次辦理校外教學時,都會考慮到交通工具的需要,而在景點的選擇上也會考量無障礙規劃是否周全,讓使用輪椅的同學也能平等的參與校外教學。

劉俊麟指出,他願意陪同兒子一起參加畢業旅行,主要考量到兒子在沐浴、更衣上需要人力協助,但同行的同學們平時沒有協助兒子的經驗,在畢業旅行途中貿然請同學協助擔心彼此的安全。他表示,他最期待的是未來台灣的個人助理制度可以發展的更健全,畢業旅行或校外教學時就可以由受過訓練的個人助理提供協助,為人父母的他也可以真正放手了。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表示,由學校所舉辦的校外教學是教育的一環,不論特殊學校或一般學校,校方都有義務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而不是一再的把責任推給學生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