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Curiosity)又出新招!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日表示,好奇號自登陸火星以來首度發射雷射,檢測岩石成分。好奇號使用分析用的高能雷射儀器,向一顆拳頭大小的岩石發射雷射光束。這顆石頭在稍後被命名為「加冕」(coronation),編號N165。

NASA表示,好奇號於10秒內發射30次雷射脈衝,每次脈衝可輸出達1百萬瓦能量,維持約2億分之1秒。雷射的能量將使岩石內部的原子離子化,轉換為電漿態。化學相機(Chem Cam)會以顯微鏡捕捉一瞬間的火花,並用三具光譜儀分析資訊,研判目標內部的成分組成。

負責化學相機的主要研究員溫斯(Roger Wiens)指出,「我們得到『加冕』很棒的光譜資料,很多訊息。我們團隊興奮之餘仍努力工作,觀察結果,在花了8年打造儀器之後,現在是收割的時間了!」

NASA指出,這次使用雷射的主要目的在於試射目標以調整儀器,但也可能會得到額外的收穫。科學家會檢查在脈衝射入後成分是否有所改變,如果改變的話,可能代表能穿透火星上的塵土或其他表面物質,來發掘地表下不同的物質組成。

化學相機所使用的技術被用以在其他極端環境下判斷目標成分,比如在核反應爐內部或是在海底,在環境監測及癌細胞偵測中也有多次實驗性質的應用經驗。這次好奇號的使用則是該科技首度應用於星際探索之上。

在法國IRAP機構的科學家Sylvestre Maurice表示,「我們手邊的資料甚至比我們在地球上測試時的還要好,出現的訊號沒有雜訊,令人驚訝。」

再過數日,控制人員將測試好奇號的橫移能力,並展開首次短程旅行,目標鎖定8公里遠的夏普山(Mt. Sharp)。但好奇號步伐遲緩,1天僅能移動約1個美式足球場的距離,中途可能長時間停留,因此光要抵達山腳斜坡可能就要耗時1年。

影片內容為NASA火星科學實驗室(MSL)解說好奇號如何使用雷射進行岩石成分探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