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扶助基金會日前對專職律師林三加做出不續聘的決定震驚民間團體,環保團體與后里農民今(11)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透過林三加事件檢討法扶體制的問題。當事人林三加表示,不希望自己的事件被當成單純的工作權爭議,而是可藉此檢討法扶體制的諸多問題,尤其是應該建構把公益訴訟納入法扶的相關制度。

環保團體及后里農民上午在民進黨立法委員田秋堇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要求法律扶助基金會檢討內部制度,將類似中科三期這類公益訴訟納入法扶的扶助範疇,讓法扶所幫助的對象,能夠擴及到更多無力對抗政府、財團的弱勢團體身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表示,大家都對林三加遭不續聘感到遺憾,也從這個事件看到法扶體制的問題。她建議,法扶基金會應該考慮設立專責的環境法中心,就重大的環境人權公益案件建立制度化的建置,不論是對林三加這樣的律師,或者是對法扶基金會,都可以減少個人和組織間的摩擦。

當事人林三加也出席記者會,他首先感謝大家對他的關心,但他認為自己的事件應該成為檢討法扶制度的一個起點。他指出,他自民國97年加入法扶後,就發現法扶制度有部分缺失,例如行政訴訟中容許公民提出公益訴訟,但這類訴訟卻無法被納入法扶幫助的範圍。

林三加指出,《法律扶助法》雖然揭櫫法扶的目的是「為保障人民權益,對於無資力,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受到法律適當保護者,提供必要之法律扶助」,但多年來法扶仍著重無資力的協助,對公益的部分較少著墨,因此他認為法扶應該對公益性質的訴訟建構相關制度。

林三加說,法扶擁有3、4千位會外扶助律師等著派案,很多律師都抱怨接不到案子,因此法扶應該將一般性的案件分派給這些律師,而讓法扶專職律師發揮更積極的角色,主動出擊去協助各種公益案件。

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王毓正表示,法扶不續聘林三加讓他感到羞愧,他不知如何鼓勵學生能朝公益訴訟的律師發展。他也認為,法扶雖然以林三加不符內部規範為由不續聘,但這不一定是最好的決定。

王毓正坦言,法扶不應該把自己做小,不應把專職律師綁住。他指出,法扶雖然有專案扶助的制度,但專案往往緩不濟急,尤其是很多環境案件有其急迫性,像是各種開發案,不可能等法扶的董事會同意開設專案扶助再來處理,因此應該有更好的制度解決這類問題。

王毓正提醒,至少有6部環境法律承認「公益訴訟」的必要性,因此法扶應當檢討如何納入這些公益訴訟。他也說,越來越多不當開發在全台發生,對象都是手無寸鐵的農民,但這些農民卻往往因為不是「無資力」的身分,讓法扶的力量難以進入,這點急需法扶進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