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事故頻傳,多數主因在於司機超時工作而過度疲勞。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指出,客運司機的底薪約在5000元至14000元不等,司機必須依靠長工時及累積公里數,才能獲得足夠的薪水。他認為,最需要改善的不只是超時工作造成司機過勞、進而危害乘客生命安全,薪資結構可能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即使解決工時過長的狀況,也會讓司機賴以為生的薪水大大減少,無法生存。

公車及國道客運司機的超時工作事件層出不窮,近10年來疑似疲勞駕駛,導致超過17件重大事故。今年6月30日國道中山高又發生司機過勞追撞前方客車的事故,顯示司機疲勞駕駛,影響公共安全的問題。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今(3)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血汗客運,客運司機過勞何時休?」記者會,並邀請勞委會及交通部代表,探討這項長久以來從未改善的現象。

資料顯示,台北市聯營公車在2011年底的車輛數為3947輛,行車人員卻只有4994人,透露從凌晨行駛至深夜,一輛車配置的行車人員僅有1.2人,大大突顯了司機工時過長的問題。

尤美女指出,首都客運的司機在5月份以「大公車司機的痔瘡日記」,揭露了台北市客運業者要求的不合理排班表。這名司機早上6點半上班,直到晚上11點多才下班,由於整天都坐著開車,造成他的痔瘡問題嚴重。司機質疑,自己每天睡不到5小時,完全是在拿乘客的性命開玩笑。

尤美女說,雖然司機超時工作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根據勞委會的資料,國道客運業者於201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每件違規案件被處罰的金額卻越來越低,2010年為71695元,今年卻只剩27059元。業者違反一天工作不得超過12小時,或1個月延長工時的時間不得超過46小時等規定的案件比例也大大提高。

出席記者會的新北市議員李坤城認為,處罰金額遠低於業者讓司機超時工作所獲得的利益,才造成業者不斷違反規定,不顧處罰的狀況,「處罰金額應該要讓業者感覺到痛。」

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表示,客運業者削價競爭,給司機的底薪又低,司機才要不斷跑車,以增加薪資。他認為,勞委會及交通部在執行專業勞動檢查,或發照、補助時,應將業者的勞工條件列入審查機制,才能有效杜絕業者有肆無恐的情況。

針對外界的質疑,勞委會勞動條件處科長黃維琛回應,國道客運每年會執行2次專案檢查,若業者違反規定,3個月內需再複查,否則可交由地方政府開罰2萬至30萬元不等。另外,地方政府也可自行公布業者名稱,目前台北市、新北市等縣市皆已公布違規業者名稱,但仍有6、7個縣市尚未公布,會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