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觀音地區有台灣稀有的藻礁地形,多個環保團體今(2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桃園縣27公里的海岸線多年來遭工業嚴重汙染,僅剩3分之1的海岸線適合海洋生物棲息,其中又有全台罕見由造礁藻類所形成的藻礁,希望能夠儘快劃設「自然保留區」以保護這些藻礁。桃園縣政府農業局課長胡淑芬表示,縣府不反對劃設保留區,但縣府經費不足,如果由縣府劃設將沒有足夠的管理能力,她希望由中央直接劃設保留區,並從中央撥款進行管理。

 

桃園在地聯盟、大崛溪文化協會、荒野保護協會、中華鳥會等環保團體今天上午召開「搶救觀音藻礁」記者會,呼籲桃園縣政府能夠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觀音的藻礁劃設為自然保留區,讓這片千年才能形成的藻礁海岸能夠受到應有的保護。

 

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表示,有別於造礁珊瑚所形成的珊瑚礁,藻礁是由珊瑚藻、仙掌藻、團扇藻等藻類經過鈣化作用沉積所形成的,與珊瑚礁都屬於「生物礁」,但相對於動物類的珊瑚蟲,屬於植物的藻類造礁卻非常稀少,其造礁速度也非常緩慢,10年只能生成不到1公分的沉積礁岩。

 

劉靜榆進一步指出,全台海岸線西部都是沙岸,只有桃園地區有少部分礫岩地形可供造礁藻類附著,所以才在觀音地區形成大片藻礁,另外在東北角也能零星看到藻礁,但分布零散、數量也不如觀音。她說根據研究,觀音地區的藻礁是經過千年以上的生成,才造就如今我們眼前大片的藻礁地形。

 

劉靜榆強調,桃園地區海岸汙染嚴重,僅剩不到3分之1的海岸適合生物棲息,其中藻礁形成的岩穴提供了各種生物棲地重要環境。然而這片僅剩的生物樂土卻面臨嚴重威脅,除了原本就有的工業廢水汙染,中油的輸油管工程直接破壞藻礁,台電大潭電廠的導流突堤也造成漂沙覆蓋,遭莫拉克風災沖毀的海堤中夾帶有毒事業廢棄物,更在每天潮水的沖刷下侵蝕著藻礁及海洋生態。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孝榮建議桃園縣政府,可以參考屏東縣政府將阿塱壹古道週邊劃設為自然保留區的經驗,儘速依《文資法》將觀音藻礁劃設為保留區。他說,如果立即劃設自然保留區有困難,可以先劃為暫定保留區,後續再補足相關資料完成正式程序。

 

中華鳥會保育工作委員會副召集人于欣可認為,藻礁不只提供海洋生物的棲息,也是不少候鳥重要的中途休息站,他希望縣政府能夠著眼地方的生態資源,不要忽視這項極有潛力發展生態旅遊的寶貴禮物。

 

胡淑芬則坦言,縣府的立場並不反對劃設保留區,但是執行保留區的管理卻是縣府的一大難題,因為區域內有太多地方無權管理的東西,比如說中油的油管工程、第二河川局的海堤重建,遑論還有太多通過環評合法排放的事業廢水。她建議,或許由中央指定觀音這邊為國家重要溼地是一個可行方案,未來《溼地法》草案通過後也有相關的管理配套。

 

影片內容為劉靜榆拍攝的觀音藻礁現況。

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表示,有別於造礁珊瑚所形成的珊瑚礁,藻礁是由珊瑚藻、仙掌藻、團扇藻等藻類經過鈣化作用沉積所形成的,與珊瑚礁都屬於「生物礁」。圖片:劉靜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