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與在地社區、居民相結合,透過反覆的共讀、思辨、討論過程,規劃出具體的實踐行動。13年來,各地社區大學課程也發展出不同特色,新頭殼「幸福報報—社大同學會」節目邀請台南市社大環境學程經理晁瑞光,談台南社大如何發展結合在地特色與社區願景的環境課程,以及累積課程知識進而轉換為行動的過程。

晁瑞光進入台南社大已經11年,他回憶台南社大初創第一、二學期時,社大課程規劃類似一般大學課程,有「環境與健康」、「環境與污染」、「植物學」等,但沒人來上課,招生受挫反倒刺激了思考,他們開始轉換想法,將課程與日常生活結合,也參考國內外不同團體的作法,提供更多的學習可能型態,例如將植物課程設定成輕鬆學習,讓上課兼具學習、散步與交流。

將整個台南市當作學習的場域,符合黃武雄老師所說的「學習在窗外」的精神,例如木棉花季登場前,社大就會規劃賞花課程,讓學員欣賞當季花卉、樹木之美,再佐以解說、植物用途、別名,在賞花過程中,學員之間就會產生討論,如此設計就是想讓學員體會到自己居住的社區有這麼多美麗的角落;又如環境課程與繪本班合作老樹議題,繪本班學員因為常替孔廟老樹畫素描,引發他開始關注老樹議題,晁瑞光強調:「這就是社大迷人的地方,我們透過課程活動導引學員注意日常中的小事」。

晁瑞光還點出台南社大環境課程規劃的2個重點,首先是「學習必須在行動的現場」,因為很多環境教育沒有到現場去是無法深化學習的,以爐渣議題為例,採樣、檢測、辨別爐渣到引發討論,這些都可以在爐渣問題現場來進行。

他接著說,其次是「課程內容必須是簡單且一般人都可以參與的」,原因是學術上深奧的知識必須轉換成民眾能夠了解的內容才能夠引發行動,像以社團模式運行每月一次3小時的海廢監測行動,因為簡單到連小朋友也可以做,人就越來越多,但海廢監測不只是撿拾海灘廢棄物,還包含詳實紀錄撿到的垃圾種類、數量,並討論可能改善方法,長期堅持後就會引發認同,效益也會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對於環境課程未來的期待與想像,晁瑞光表示,台南社大將持續關懷的公園綠地、老樹、污染、生態、全球氣候變遷等議題,讓民眾進入社大後,不僅只是學習者,還可以為這塊土地奉獻一份心力。